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嘿中医
标题:
宝鸡文理学院2015年招生简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创业青年科技
时间:
2015-10-14 21:31
标题:
宝鸡文理学院2015年招生简章
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给考生的真诚寄语
致2015年高考学子
青年学子们:
你们好!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度过了童年、少年欢快的步履与成长,经历了小学、中学辛勤的攻读与学习,尤其是历经了高考的拼搏与洗礼,你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此,宝鸡文理学院向你张开热情的臂膀,欢迎你的加盟,欢迎你来到我们这所美丽、质朴、典雅的校园!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具有57年本科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所辖。学校地处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坐落于渭水之滨,秦岭之傍,景色旖旎,钟灵毓秀。学校现有17个院系,66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25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21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1300多名教职工,900多名专任教师。2008年学校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作为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我们一直恪守这样的理念: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大学有大师。前清华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讲:“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宝鸡文理学院拥有一批著名的学者、教授,长期以来他们秉持宋代哲学家张载(宝鸡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条,孜孜不倦以求学问,循循善诱以育后生,“博文明理、厚德尚能”,赢得了无数天之骄子的尊敬和仰慕。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大学有大爱。热爱是最为珍贵的教育资源,热爱也是最好的老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大树撼动另一棵大树,一片云彩推动一片云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宝鸡文理学院的教职员工们尊崇“立德树人”箴言,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践行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他们以朴实无华的行动和熙若春风的情怀获得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悦纳与爱戴。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大学有大度和大雅。宝鸡文理学院崇尚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度量,既“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又“汇四海名师而执教之”。宝鸡文理学院崇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哲训,在学校文化中充分彰显“尊重知识”、“尊崇学问”、“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大学精神元素,使学校永葆着知识殿堂、科学圣地、智慧宝库的庄重、典雅与肃穆。
亲爱的同学,请坚信你的选择无悔!请相信这里将为你搭建起实现人生美好愿景与梦想的桥梁与平台。
党委书记:白黎 校长:司晓宏
二、学校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是1958年创办的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陕西省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占地面积1100余亩。
学校现设哲学系、思政教研部、政法学院 、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学院、音乐系、美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体育系等院系部。66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近年来,学校学科优势不断凸显,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等三个学术型一级学科,涵盖12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点;另外还有工程硕士(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和教育硕士(13个方向)等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1000多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78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846名。同时,学校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等,选拔和培养了287名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聘请了100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先后有40多名教授参与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4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校设有哲学研究所、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陕西方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城乡经济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非线性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西府民间音乐研究所、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横渠书院、翻译研究所及高教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确立了15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哲学、数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校每年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俄亥俄州穆斯静冈大学、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大学等开展本科生交换学习项目。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学术气氛浓厚,“十一五”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32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厅级568项,出版专著、译著111部,主编教材60部,发表论文8187篇,其中805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36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34项。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入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荣获全国优秀人文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周秦文化及青铜器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
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 ,多媒体教室134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5828个,教学用计算机7776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5千多万元。教学实践基地169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为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地学实验教学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的“太白县太白中学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图书馆藏书20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和体育馆等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齐全。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弘扬 “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以“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崇严、重导、求精、探新”的良好教风和“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先后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社会培养了8万多名基础教育、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连续9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
在57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立心立命、勇于担当”的宝文理大学精神,立足宝鸡,服务地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校在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效机制,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要求和“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学分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地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子拖动》、《法理学》、《政治学原理》、《数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有机化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地理课程”、“化学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政治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学校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10年2月,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5月,学校与宝鸡市人民政府举行了筹建宝鸡大学签字仪式,全面启动了宝鸡大学筹建工作。2013年7月,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谱写了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十二五”时期,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提高质量求生存,以提升层次求发展,以鲜明特色求地位,以服务地方求支持,促进学校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文化铸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按照“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兼顾高职教育,稳定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积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地方”六大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一所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社会满意、省内外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多科性大学——宝鸡大学。
2015年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预计招收本科生4450名,热忱欢迎祖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我校
三、特色专业
1、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
2、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理科学
3、陕西省名牌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4、陕西省特色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
5、陕西省级重点学科:哲学、数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
6、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7、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
8、陕西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地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子拖动、法理学、政治学原理、数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有机化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
9、陕西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
10、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育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地学实验教学中心
11、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2、陕西省高校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地理课程、化学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政治学(课程群)
全部招生简章内容,请点击阅读全文下载:
欢迎光临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嘿中医 (http://www.hiuc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