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官 人数 | 考核内容 | 考核 用时 | 分值 | 备注 |
辅助检查结 果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一 | X线、心电图、实验室检查 | 3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 掌握的辅助检查 |
病史采集与 体格检查 | 模拟临床 | 2人 | 病史采集 | 20, | 100分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对象为SP (标准化病人),体格检查按试题要求进行相应体 格检查;此站成绩取两项平均分 |
体格检査 | 100分 | |||||
病例分析 | 面试提问 | 2人 | 根据所给的病例回答问题 | 2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 掌握的病种 |
技能操作 | 模具操作 | 2人 | 基本技能操作1项 | 2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 掌握的临床技能。此站成绩取两项平均分 |
专科技能操作1项 | 100分 | |||||
病历书写 | 按病历书写标 准要求评分 | 2人 | 大病历1份 | — | 100分 | 从培训学员出科考核的手写大病历中随 机抽取 |
考核用时合计 | 90J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核内容 | 考核用时 | 分值 | 备注 |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20张切片(肿瘤10 例、非肿瘤10例)判 读 | 3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 求掌握的辅助检查 |
病理诊断 | 阅片、笔试 | 15张切片(肿瘤10 例、非肿瘤5例) | 40, | 100分 | 依据切片写出病理诊断 |
标本取材 | 现场操作 | 1例肿瘤根治标本 | 20, | 100分 | 抽签确定标本类型,考核从标本接收、 检查、取材、组织处理全过程 |
考核用时合计 | 90,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核内容 | 考核用时 | 分值 | 备注 |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X线、CT、MRI、核医学、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判读 | 30, | 100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 内容与标准中要求掌 握的辅助检查 |
病例分析 | 面试,多媒体演 示 | 根据所给病例影像资料,进行影像学描述、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0, | 100 | 结合病例回答问题 |
技能操作 | 上机操作和报告 书写 | 随机任选一个系统检查进行操作 | 30, | 100 | 按相关标准给分 |
考核用时合计 | 90,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核内容 | 考核用时 | 分值 | 备注 |
检验项目 选择及结果 判读 | 人机对话 |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选 择检验项目;检验报告单结果判 读与分析(抽取6张报告单,涉 及到每个专业) | 3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 要求掌握的项目要求 |
病例分析 | 面试提问 | 选取病例2份,答出诊断、诊断 依据以及进一步检查(检查项目 名称需具体) | 20, | 100分 | 按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 掌握的病种 |
技能操作 | 实验室操作 (包括手工操 作和仪器操 作) | 临床血液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 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 物学检验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 学检验5个专业中抽取3项(手 工操作2项,仪器操作1项)进 行技能考核 | 20, | 100分 | 按医学检验科培训内容与标准的 要求完成实验室操作;基本技能 为相关专业的基本要求 |
20, | 100分 | ||||
考核用时合计 | 90,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核内容 | 考核用时 | 分值 | 备注 |
辅助检查 结果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口腔颌面外科:牙片、.血常规、 生化检查 口腔内科:牙片 口腔修复科:牙片 口腔正畸科:牙片 口腔全科:牙片 | 3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 中要求掌握的辅助检查 |
病史采集 与体格检查 | 模拟临床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 20’ | 100分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对象为SP(标 准化病人),体格检查按试题要 求检查相应部位;此站成绩取两 项平均分 |
病例分析 | 面试 | 根据所给的病例回答问题 | 20’ | 100分 | 口腔相关学科相关病例分析 |
技能操作 | 模具操作 | 基本技能操作1项 | 20, | 100分 | 急诊急救技能操作 |
专科技能操作1项 | 100分 | 按不同专业对应随机抽取1项: 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操作1项 口腔内科专科操作1项 口腔修复科专科操作1项 口腔正畸科专科操作1项 口腔全科专科操作1项 | |||
病历书写 | 按病历书写标准要 求评分 | 大病历1份 | — | 100分 | 从培训学员出科考核的手写大病 历中随机抽取 |
考核用时合计 | 90,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官 人数 | 考核内容 | 考核 用时 | 分值 | 备注 |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 | 10个疾病的影像学(X线、CT、 MRI或超声或核医学)资料判读 | 3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辅助检查 |
影像诊断报告 | 影像诊断 | 2人 | 5份影像资料 | 40, | 100分 | 根据影像资料写出标准影像诊断报告 (描述、诊断、鉴别诊断) |
综合能力 | 面试提问 | 2人 | 抽取3份书写的影像诊断报告 | 20, | 100分 | 根据诊断报告的疾病,考核该病的诊断 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进一步检查理由 及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考核用时合计 | %,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核内容 | 考核用时 | 分值 | 备注 | |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其它实验室检查 | 3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掌握的 辅助检查 | |
病史米集与体格检查 | 模拟临床 | 病史米集、体格检查肿瘤病例 1例 | 20, | 100分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对象为SP (标准化病人), 体格检查按试题要求进行相应体格检查;此站成 绩取两项平均分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 |
病例分析 | 面试,多媒体演示 | 根据所给病例影像资料,进行 影像学描述、诊断和鉴别诊断 | 10, | 100分 | 结合病例回答问题 | |
技能操作 | 放疗靶 区勾画 | GTV,CTV,PTV, ITV勾画 | 靶区勾画原则 | 5, | 100分 | 结合放疗科常见的肿瘤病例,勾画患者靶区 |
图示+说明 | 10, | 100分 | ||||
正常组织及器官 勾画 | 图示+说明 | 10, | 100分 | |||
正常组织耐受剂 量 TD5/5, TD50/5 | 说明 | 5, | 100分 | |||
病历书写 | 按病历书写标准要求评分 | 大病历1份 | — | 100分 | 从培训学员出科考核的手写大病历中随机抽取 | |
考核用时合计 | 90,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官人数 | 考核内容 | 考核用时 | 分值 | 备注 |
辅助检查结果 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 | 核医学门诊常见病或常 规检查项目等 | 30, | 100分 | 例如甲状腺疾病相关检查;肾图分析或核医学体 外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
病史米集与体 格检查 | 模拟临床 | 2人 | 病史采集 | 20, | 100分 | ①病史采集针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病史采集; ②体格检查主要围绕甲状腺疾病进行体格检查 |
体格检查 | 100分 | |||||
病例分析 | 读图及病例分析5 例 | 2人 | 随机抽题,根据病例和 核医学资料进行影像分 析 | 20, | 100分 | 以核医学SPECT显像读片为主,并结合临床进行 病例分析,以此对图像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
技能操作 | 上机操作及模具 上操作 | 2人 | 基本技能操作1项 | 20’ | 100分 | ①基本技能操作考核:以考核核医学钼-锝发生 器药物淋洗操作规程及ECT上机基本规范操作体 位摆放为主;②专业技能操作考核:以考核核医 学ECT上机基本规范操作 |
专科技能操作1项 | 100分 | |||||
病历书写 | 按病历书写要求 评分 | 2人 | 大病历1份 | 一 | 100分 | 从培训学员出科考核的手写大病历中抽取在内 分泌科轮转时书写的病历。 |
考核用时合计 | 90, |
考站名称 | 考核形式 | 考官 人数 | 考核内容 | 考核 用时 | 分值 | 备注 |
辅助检查结 果判读 | 人机对话考试 | 一 | X线、心电图、实验室检查 | 30, | 100分 | 主要考核本学科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 掌握的辅助检查 |
病史米集与 体格检查 | 模拟临床 | 2人 | 病史采集 | 20, | 100分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对象为SP (标准化 病人),体格检查按试题要求进行相应 体格检查。此站成绩取两项平均分 |
体格检查 | 100分 | |||||
病例分析 | 面试提问 | 2人 | 根据所给的病例回答问题 | 20, | 100分 | 主要考核中医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掌 握的病种 |
技能操作 | 模具操作 | 2人 | 基本技能操作1项 | 20, | 100分 | 主要考核中医培训内容与标准中要求掌 握的临床技能操作项目。此站成绩取两 项平均分 |
专科技能操作1项 | 100分 | |||||
病历书写 | 按病历书写标 准要求评分 | 2人 | 大病历1份 | — | 100分 | 从培训学员出科考核的手写大病历中随 机抽取 |
考核用时合计 | 90, |
欢迎光临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嘿中医 (http://www.hiuc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