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华人中医论坛-全球新闻联播第32期(语音+文字版)2017年2月25日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108

帖子

4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09:2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编:张晓东副 主编:夏林军 校对:夏均宏
男主播:郭春彪 女主播:田丽莉
新媒体制作:胡豪 发布:鹿馨
总监制:董志林
点击语音↓↓↓↓
匈牙利中医医疗培训中心力争今年6月揭牌
来源:夏林军 匈牙利
2017年2月15日,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段洁龙在使馆官邸会见了塞梅尔维斯大学健康科学院院长纳吉•佐坦一行,就今年6月中国与中东欧(16+1)卫生部长级会议将在布达佩斯召开、落实建立中东欧中医医疗培训中心事宜进行了洽谈。
纳吉•佐坦博士向段洁龙大使介绍了塞梅尔维斯大学健康科学院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7年多的成绩和去年双方校长互访成果,并介绍了学院为中医医疗培训中心选定的新址和建设进度。他说今年将扩大中医本科生招生规模,增加招收硕士生,增设培训当地西医、牙医学习中医等教学计划,并希望得到中方的进一步支持。他期待今年在布达佩斯召开的16+1部长级论坛期间,中医中心能够落成揭牌。段大使表示使馆将全力支持和推动中匈两国在中医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强合作。双方就中医中心建设事宜等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相关共识。
匈牙利各界一直重视中医药的发展,2013年匈牙利国会通过中医法案,2015年正式颁布中医法案实施细则,使匈牙利成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立法的国家。


中美四方机构签署
《共建国家中医药创新研究平台合作意向书》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2月1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法政集团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签署了《共建国家中医药创新研究平台合作意向书》。
当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院长罗伯特•布鲁恩等一行。
此次“意向书”,旨在建立一个创新合作的研究平台,融合临床医学、教育、培训、研究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共同全面推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共同全方位提升中西医结合药物学水平、共同促进药学学科国际资源深度合作,以及培养在中医药人力资源和临床方面的领导力。
于文明希望,各方能将合作意向书落到实处,设立具体的联络协调机构,并尽快签署具体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方各界拓展与美国在中医药临床医学、教育、培训、研究与相关产业的合作。

北京市近9万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
来源:北京晨报
目前,北京市有近9万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这是北京晨报记者2月14日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年会上获悉的。
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30多岁时,由于身体不适,喝过很多中药,但效果不明显,一直对中医药有排斥。十余年前,通过推拿治愈了胳膊和腿部的疾病,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近年来,一直为中医药进校园奔走。今年1月,刘彭芝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联合多名代表,提交了“关于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议案。人大附中已经在2016年在学校开设了中医保健养生手法选修课。人大附中目前有100多名学生选修了中医课,初高中生都有。
北京从2009年就开始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课程,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李萍博士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中医药文化课程进校园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是不同的,如史家小学开设的是中医药体验课程,四中初中部开设的是药如人生课,大峪中学高中开设的是山谷柴胡课。目前,北京市有近9万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课。
据介绍,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能普及中医药知识,助力青少年的健康人生,而且能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2月14日,与会的代表发出了“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倡议。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注重发挥中医药作用
来源:中国中医
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出注重发挥中医药在结核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强化结核病患者发现报告、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等全环节管理,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
《规划》提出,完善防治服务体系,多途径发现患者,规范诊疗行为,做好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做好医疗保险和关怀救助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保障抗结核药品供应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八项措施。

美国针灸出“简化版”?华人针灸
业界担忧针灸成果被西医盗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华人针灸业界近日争议不休,不少洛杉矶资深中医师认为针灸的未来发展状况岌岌可危,中医针灸协会副会长李景新向记者表示,有的西医针灸师嗅到商机,推动立法以一种简化版的针刺疗法脱离针灸。
由于简化版需要掌握的知识手法简单,获得资格所需的学习时间更短,因此更加受到年轻一代和非华人的物理治疗师热烈欢迎。而一些医生为了进一步摆脱针灸在西方医学中得不到承认的尴尬地位,干脆将简化版的知识体系归结到西医研究体系下,抹去其本源来自针灸。
针灸专家金观源教授认为,推广简化版针灸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西方吃掉针灸,因为它的培训对象不仅是理疗师,而是整个西医。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中受到大众认可的疗法在登陆美国后往往地位尴尬,而认同其疗效的医师们经常使用换汤不换药的包装手法。芝加哥的王医师就指出美国的物理治疗师把针灸改名是可能的,因为就已经有人已将刮痧改名为GRASTONE TECHNIQUE并注册专利,甚至制作一系列的不锈钢器材和教学视频。
而纽约的王医师则称自己的病人所在的保险公司将物理治疗的简化版针刺疗法取代了针灸,他感叹到:“我们针灸人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权益!他们这是把我们边缘化的前奏啊!”

治未病爆发!大健康将成未来蓝海!
来源:HRA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在中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大健康产业恰恰是“防、治、养”模式的产业体现,随着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治未病”被视为未来蓝海。
在预防环节,健康体检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产业;还包括了健康农业、健康地产以及大数据应用,移动医疗、健康制造等多种新生产业。
大健康产业作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两会前国家卫生计生委邀请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月17日,在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家卫生计生委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座谈,听取代表、委员对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通报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与会代表、委员围绕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就深化医改、推进计划生育管理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等工作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李斌、马晓伟等与代表、委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沟通。

河北内丘:打造特色中医药服务品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河北省内丘县卫生计生局把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特色列入2017年重要工作日程,及早部署,通过三个着力点落实工作计划,确保成效。
一是着力提升县级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内丘县中医院将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投资360万元建设治未病中心,并通过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培训和指导,充分发挥其在中医方面的带动作用;内丘县人民医院将中医药的应用纳入临床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二是着力打造精品“中医馆”。全县将集中投资对9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中医药工作区进行高标准装修和改建,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内部装饰均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三是通过开展“全县中医特色专长卫生室”的评选,着力提升村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该县规定,凡在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工作中,业绩较为突出的村级中医药优秀人才或获得县以上中医药各类荣誉称号的村医可优先申报,促进乡村医生对中医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的热爱和应用。


安徽印发“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这是首个由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起草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中药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成为安徽新兴主导产业,进入全国中药产业前十强。
《规划》确定了四项发展任务,一是加快发展中药农业,倾力打造十大皖药和绿色道地品牌。二是壮大升级中药工业,把“饮片做优、成药做大、延伸产品做深”。三是创新拓展中药商业,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中药流通及其服务体系。四是融合发展中药大健康服务业,推动中药与养老、文化、旅游、休闲、饮食和互联网等深度融合。

吉林开展中医药服务“健康城市”建设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月15日,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提出中医药服务“健康城市”发展新目标,并与公主岭市、通化县、乾安县人民政府签署中医药服务“健康城市”协议。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表示,2016年,吉林省创新“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完成省政府重点工作,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新进展。2017年,吉林省中医药工作将以实施《中医药法》为主线,全面推进深化中医药改革,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和中医药继承创新,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邱德亮提出,将开展中医药服务“健康城市”建设,着力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探索中医药服务健康新模式,提升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服务能力。提升中医医院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促进中医医院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中医药技术支撑,探索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以上新闻资讯,不代表“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立场和观点。
海外华人中医论坛-全球新闻联播
投稿邮箱: worldtcmforum@hotmail.com
(注:来稿敬请使用word文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6 06:13 , Processed in 0.2462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