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小微带你走进青大】师范学院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11

帖子

4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08:1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学院概况
(一)历史及沿革
    学院的前身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其历史沿革可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改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二)教师情况现状
    师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9人,教授23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6人,副教授8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6人,硕士143人,具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全体教师的49%。
(三)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情况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为目标,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和教师专业化的导向,下设人文教育学院、科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心理学院、体育学院、政治学院等七个学院,全面深化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让教师教育融入综合性大学学术优势、教师教育专业环境和中小学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空间,逐步构建开放、合作、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中小幼教师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贯通”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2011年被列为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012年被青岛市教育局确定为青岛市中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单位,为地区教育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根本任务,主要承担为青岛地区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能。在读全日制本科生2758人、研究生144人。
(四)学科和学位点情况
    学院现有教育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管理等8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开办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学、历史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哲学等1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理、法、教育等学科门类。拥有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课程教学论,设有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青岛大学培训基地、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平台。2012年,教师教育入选青岛大学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
(五)教学科研总况及获奖情况
    近三年来,师范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712篇,出版专著30余部,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
二、专业设置及简介
1.哲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哲学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哲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哲学原著选读、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思维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初中以上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服务机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
2、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硕士点,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培养目标:本科培养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和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语文学科的新发展,接受科学思维和技能的基本培训,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的系统训练,具备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民间文学、语文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从事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和研究,以及新闻媒体、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
3、英语专业
学位点情况: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硕士点,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贯彻学术性、师范性、综合性、适应性和谐统一的教育理念,突出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实施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一体并重的教育策略,培养优秀的中小学及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师以及外贸、外事、翻译、旅游等行业的英语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英语泛读、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美概况、英语语言学、高级英语阅读、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汉翻译基础理论。
就业方向:中小学及各类学校的英语教师以及外贸、外事、翻译、旅游等行业英语人才。
4、历史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学·教育史硕士点,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硕士点,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史学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系统专业知识,具备搜集、整理历史文献与出土资料、研究和分析历史事实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文化教育等相关机构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人才;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历史学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各类复合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历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就业。
5、数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硕士点,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道德和教师素养,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适应基础教育的新型中等学校的数学教师。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人文社会科学导论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教师。
6、物理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道德和教师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热爱教育事业、适应基础教育的新型教师。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子线路、固体物理、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等。
就业去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报考研究生,在金融、保险、企业营销行业就业,自主创业等。
7、化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学科教学·化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培养目标:培养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熟悉现代教育理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热爱教育事业且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等学校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中学化学教育基础》、《化工基础》、《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出国深造、考取研究生、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等。
8、地理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硕士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教师素养、扎实的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合格的教师。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心理学、教育学、地理教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就业方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从事地质、旅游规划、生态保护工作,报考研究生等。
9、教育技术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健、美、能综合发展,掌握认知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会聚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信息化教育和知识管理领域中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创新实践、评价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传播学及应用、教学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软件、计算机编程与实践、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平面设计与制作、影视媒体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学科教学设计与训练、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科学和通用技术类课程教师;可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科学与应用和教育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也可胜任企事业单位的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工作。
10、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学位点情况: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基础,能在基础教育或中等学校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民法学、社会学、管理学。
就业方向:教师、公务员、其他企事业单位。
11、应用心理学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硕士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身心健康、具备较强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具备基本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素养和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训练,能够灵活应用专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不同领域(如心理教育、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市场营销、广告策划、人才测评、健康护理等)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以及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硕博士学位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神经解剖生理学、高等数学B、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心理服务、企业心理服务、人员测评与管理、广告与营销等。
12、学前教育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硕士点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要求和现代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教育教学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儿童语言、艺术、社会、艺术领域教育指导等专业理论课程;声乐、钢琴、舞蹈、美术、手工制作、儿童歌曲演唱与表演等专业技能类课程。
就业去向:幼儿园或学前教育研究机构。
13、小学教育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在小学教育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概论、 中文、数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小学班队原理及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
就业方向:小学教师或教育科研、管理的相关单。
14、体育教育专业
学位点情况:教育学·课程教学论硕士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知名学者
1、郭金鸿,女,1970年生,教授、哲学博士,青岛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哲学系主任。在《船山学刊》、《齐鲁学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专著《道德责任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孙盛涛,女,1966年生,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青岛市美学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第六届兼职督学。
3、李汝成,1959年生,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英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
4、廖春红,女,1967年出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博士、教授。近年来承担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探索》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
5、钱国旗,1966年生,江苏太仓人,教授、历史学博士。现任青岛大学校长助理、师范学院院长,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负责人,青岛大学教育硕士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教育历史与文化、教师教育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4项。
6、于建胜,1963年生,山东青岛人,教授,青岛大学人文教育学院院长,兼任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7、马斗成,1969年生,历史学博士、教授,师范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中国社会史学会会员、中国苏轼研究会会员。出版专著1部,在《文史》、《史学集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8、王松平,男,1959年生,山东日照人。理学博士、教授。从事物理学教学与研究30余年,主要研究兴趣为工程热物理学,在《Energ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Sciencein Chin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9、李增新,1957年,教授。从事高校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30年,科研方向为非金属矿物水处理剂研制开发,曾承担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在国际SCI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30余篇。
10、王国明,1977年生,理学博士,教授,师范学院化学系主任。主要从事新型无机微孔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3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科研课题。
11、吴伟民,1957年生,教授,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
12、李曙新,1954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省市级奖励多项。
13、张德友, 1959年生,教授,青岛大学政治学院院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出版著作2部;在《政治学研究》、《求是》等中文核心期刊(cssci)发表16篇文章,主持省市社科规划课题多项。
14、陶明达,1965年生,博士、教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兼任心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首批师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EAP签约高级咨询师。
15、王有升,1972年生,教育学博士,教授,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一级硕士点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承担全国及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四、就业情况
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师范学院学风扎实,治学严谨,已经为青岛市输送二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多数毕业生成为青岛市中小学教学、教研骨干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对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2012、2013届师范类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分别为93.43%、93.44%、87.79%,均居全校各学院首位。
五、学院联系方式
官方网站:http://www.sf.qdu.edu.cn/sfxy
办公地址:青岛市青大一路16号。
办公电话:0532-859560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6 06:47 , Processed in 0.2425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