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5策划】母婴用品消费陷阱——海淘、代购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107

帖子

4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6:4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婴幼儿食品及玩具用品等,关系到孩子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因此在给孩子买东西时,我们总是会更加慎重,即使多花钱也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并不是多花钱就能买到放心,在母婴用品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我们该怎样规避这些陷阱?

3.15策划:母婴用品消费陷阱——海淘、代购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出,很多家长都宁愿多花钱也要给孩子用“洋货”,于是各种海淘、各种代购,奶粉、零食、尿布、衣服……恨不得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全从国外买。但是妈妈们须注意,海淘、代购也有不少陷阱。

 陷阱1:山寨肆虐,真假难辨
 三聚氰胺、双酚A、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这些名词绝大多数人此前闻所未闻,但现在却无人不闻之变色,不少妈妈表示,选择代购实属无奈之举。美国婴幼儿洗浴用品因为检验标准最严格,被众多妈妈追捧,Aveeno、加州宝宝、小蜜蜂、契尔氏的儿童系列名气最大。
 然而好东西造假者也爱,更何况中国是出名的山寨大国,网络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小蜜蜂的拳头产品紫草膏为例,网上甚至有真假货的对比全攻略,除了生产日期排列不同,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让人后怕。而类似加州宝宝一类的品牌,真货选用植物墨汁显示保质期,擦擦就掉,更让人真假难辨,购买者只能追随信誉好的皇冠店,或者费心研究购买者评价。现在,淘宝设置有全球买手,声称是经过严格甄选和认证,但有妈妈反映偶尔也会混入假货,实在令人难以安心。
  有曾经做过海外代购相关人士称,“代购商”要把国内货“包装”成洋货,手段很多。如有人专门购买国际物流单号,贴在国内的发货箱上,有人从国外运空纸箱,把国产货装进“国际纸箱”里,还有人连货都不经手,只是个二级代理商却敢号称海外代理。

  陷阱2:运输过程漫长复杂,货物安全难保证
  有网友爆料称,她曾经以海淘的方式,在德国买了8罐奶粉,但50天后她收到快递时,奶粉奶粉已经撒得到处都是了。该网友拿到了爆罐的奶粉后赶紧联系了那家德国网站,但网站表示是运输的问题,不愿意给我赔偿,再联系德国转运公司、德国快递公司和国内的快递公司,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赔偿。
  转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从德国将奶粉快递到中国,可能经过飞机运输、海上运输、火车或者汽车运输。每一次装卸过程都可能造成邮件内件的破损,尤其是真空包装的奶粉,如果将奶粉盒倒着放,或者其他快件压在包装盒上,或者是装卸过程中用力过大,都可能造成奶粉爆罐。他们只负责转运货物,不负责开箱验货,也没法给我赔偿。没办法我们又在青岛的超市先买了罐应急。

  陷阱3:产品说明“缺斤少两”
  因为是国外产品,所以产品说明都是外文的,并不是每个妈妈外文水平都能满足海淘的需要。虽然有不少的海淘网站带中文说明,代购商也都会配上详细的中文说明,但这些中文说明常常缺斤少两。
  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师冀连梅就曾在其博客指出,网络热卖的“宝宝出牙止痛凝胶”暗藏陷阱。冀连梅表示,点开链接进入产品介绍页面,无一例外说的都是产品的好处,很少有人会如实标注这些产品里的化学成分,比如“利多卡因或者苯佐卡因”(lidocaine or benzocaine),哪怕这些成分在外包装上用外文清楚地标注着,海淘卖家也不会把它翻译成中文告诉你。这其中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卖家自己就不认识这些成分,另一种可能是卖家自己知道这些成分对宝宝并不安全,因此有意不告诉买家。
  冀连梅表示,2012年,美国药监部门FDA和中国药监部门CFDA都对苯佐卡因凝胶相关的高铁血红蛋白症风险发布了不安全的警告,禁止2岁以下儿童使用此类凝胶,但这类凝胶仍然在海淘、代购网站销售火爆。


  陷阱4:维权难,诉讼复杂成本高
  通过海外代购,买到的物品出现问题或者是买到假货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卖家退换货,但是,众多的海淘一族告诉表示,想要退货或者换货,都非常困难。原因就是在海淘时,一般商家都会要求消费者同意“不退不换”。
  有律师表示,这一类官司,首先是举证难,所以消费者代购回来的商品,一定要在快递员的面前打开包装,看看产品是否有损坏,如果有损坏,就要求快递员开具证明,便于日后维权时使用。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跨国诉讼过程非常复杂,索赔难度大,诉讼成本也远远超过索赔金额,国内消费者通过网络海外购物时,都可能遇到售后和索赔的难题,一定要选择大型有信誉的海外网站或公司,提前预见到在海外直购可能遇到的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其他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3.15策划:母婴用品消费陷阱——儿童专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市面上充斥各种“儿童专用”食品、用品,如儿童面条、儿童牛奶、儿童酱油、儿童肉酥、儿童牙膏,甚至婴儿专用矿泉水,这些“儿童”食品尽管价格是普通食品的几倍,却仍然备受家长追捧。这些“儿童”食品真的有宣传的那么好吗?
  
       儿童”食品无国家标准,多为营销噱头
  这些冠以“儿童”、“婴幼儿”字样的食品,是否都有可执行的产品标准呢?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对于28大类的食品生产标准中,只有第4大类乳制品中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第27类特殊膳食食品中的婴幼儿及其配方谷粉有生产标准。市面上的儿童牛奶其实是饮料的一种,并没有专门的生产标准。食品包装上标注“儿童”或是“婴幼儿”等名称,只是商家的宣传手段,真正的名称应查看其详细产品信息中的品名标识。

  南京鼓楼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丁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面上所谓的儿童食品与普通产品在配方及执行标准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仅标签、价格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

  有律师表示,国家没有出台儿童食品生产标准,商家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文字或广告变相吸引消费者购买,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买到的是针对儿童或婴幼儿食用的产品。这是欺诈性营销手段,涉嫌虚假宣传。

  儿童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无需特别添加营养素


  安庆师范学院营养学教师汪小红告诉表示,儿童食品中有针对性的成分添加,可能对儿童成长有一定的帮助。一般来说,家庭正常的饮食,只要结构合理营养均衡,都可以满足正常儿童成长需求,没有必要特别补充。某些特殊的儿童群体,比如某种营养元素特别缺乏的儿童,则应该单独考虑,但也不能只依靠某些儿童食品来补充。

  “儿童牛奶”含多种添加剂,孩子应少喝


  走进超市,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儿童牛奶、儿童牛奶饮品,引起口味独特而很受孩子欢迎。

  在广告宣传中,儿童牛奶产品被冠以采用了独特配方,部分产品的外包装上还印有开发智力、补充钙铁锌、强健骨骼等字样。记者对比普通盒装牛奶后发现,儿童牛奶的价格贵了许多。一盒190毫升的儿童牛奶售价在4元左右,而普通的纯牛奶容量多为250毫升,价格普遍在3元,儿童牛奶价格比普通牛奶贵出了近1倍。

  但当你仔细看这些儿童牛奶的成分表,会发现除了奶以外,还有柠檬酸钠、阿斯巴甜、黄原胶、食用香精等多种食物添加剂。

  国家一级营养师穆亚敏表示,目前超市里销售的儿童牛奶,最少有4种以上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中的一些色素和香精是不提倡在儿童食品中添加的。因为儿童食品添加这些的话,会增加儿童肾脏和肝脏的负担。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也表示,儿童牛奶产品应尽量少喝,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

  “儿童酱油”只是低盐,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在超市的调味料专区,小巧可爱的“儿童酱油”拥有自己的专用地盘,这些酱油主打“低盐”、“高蛋白”、“开胃”等口号,也因此价格也比普通酱油高四五倍。

  比如某品牌的酱油外包装上,标着“减盐30%”、“无食品添加剂”等字样。而仔细对比外包装上的原料和营养表后发现,其实和普通酱油并没有太大差别,有的营养成分甚至比普通酱油还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范志红表示,酱油具有开胃作用一说,没有相关研究支持。儿童需要严格限制钠摄入量,因为幼儿肾脏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过多的盐。1-3岁幼儿的钠摄入量目标只有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多点;1岁以内根本不用加任何咸味调味品,包括酱油。

  “婴儿专用矿泉水”不靠谱

  在各大电商平台,一种“婴儿专用矿泉水”销售火爆,在此类商品的页面简介中,商家称产品来自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硝酸盐、钠离子及固体残留物的含量低,硬度约0.6mg/L,pH值为7.6,只需加热即可泡冲奶粉。用此水冲泡奶粉,可使婴儿“食欲增强,体重明显增加,体质更加健康”。

  国家二级营养师穆亚敏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类矿泉水的质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国外产的矿泉水与国内的矿泉水并没有太大差别。宝宝及孕妇也无需饮用特别的水,只要是洁净卫生的自来水烧开后,就可以饮用。而且,矿泉水中的矿物含量较高,宝宝饮用后肾脏负荷大,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而烧开的自来水能软化水中的矿物质,更适合直接食用。

  福建省包装饮用水协会王恩明会长表示,目前国内并没有此类饮用水,因此我国也没有相关标准,国外进口的水质标准较难判定,宣传的功效也无从考证,不推荐市民饮用这些所谓的婴儿及孕妇专用水。


  儿童牙膏尚无专门国标

  含氟牙膏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的安全有效的防龋口腔保健品。不过,很多家长由于担心摄入过量的氟,可导致氟斑牙等症状,因此往往“谈氟色变”,坚决不给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因此好不不含氟的“儿童牙膏”成了家长们争相购买的畅销产品。

  据了解,我国目前并无专门的儿童牙膏标准,儿童牙膏产品执行的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牙膏》(GB8372-2008),标准规定“含氟儿童牙膏总氟量指标要求为0.05%-0.11%,成人牙膏的含氟量为0.04%-0.15%。因此,家长为孩子购买生产合格的儿童含氟牙膏,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3.15策划:母婴用品消费陷阱——广告
  广告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大,天天听着“家有儿女,常备优卡丹。”“抗病毒治感冒”这样的广告语,你是不是也想在家中备着这些“常用药”了?但是现在很多广告夸大产品功能甚至虚假宣传,家长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小儿咳嗽会咳出肺炎?知名药企被指忽视儿童用药安全


  “孩子感冒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孩子咳嗽,就怕咳出肺炎”,国内某知名药企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咳嗽就着急,赶紧上止咳药。

  微博大V、网友@小儿外科裴医生表示:“咳嗽不会咳出肺炎,相反,把痰咳出可以避免肺炎,如果不是医生开的,不要自行给孩子吃感冒和咳嗽药。”

  微博大V、实名认证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医生的网友@白衣山猫也同样表示:“小儿咳嗽病因多,有感冒,也有各种肺炎导致的咳嗽,如大叶性肺炎,如果听了广告,自己买这种口服液喝,延误治疗,就会危及小儿性命。电视台播这种广告,真是要钱不要孩子的命啊!”

  孩子感冒就吃“感冒药”?1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感冒药!
  “家有儿女,常备优XX。”相信不少市民对这句广告词耳熟能详。不过你知道吗,“优XX”这样的复方感冒药,1岁以下的宝宝是禁用的。如果你仔细阅读该产品的说明,会看到“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的备注,但不少家长常常会忽略这一项工作,因为广告都说啦,这就是儿童感冒药。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曾撰文表示,宝宝两岁以下最好别用复方感冒药。冀连梅称,早在2007年,美国FDA就已经要求药厂从市场上撤回所有用于两岁以下幼儿的复方感冒药,同时在幼儿感冒药说明书里添加“两岁以下禁用,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4-6岁的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说明,即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

  药品安全本来就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但各种夸大广告真的让我们防不胜防,微博大V、实名认证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东大夫向各位家长和患者建议:“远离电视医药广告就像远离毒品一样!”

  除了儿童药品广告,其它儿童用品、食品广告也是误导了不少人,如号称“护眼又护脑”的儿童护眼灯不但不能护眼,还可能存在电磁辐射潜在危害;号称“抗甲醛能净化空气”的专用儿童漆并非真的无毒能净化……置身于各种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中,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广告忽悠。

3.15策划:母婴用品消费陷阱——品牌

  有媒体曾经做过一项调查,62%的家庭愿意为孩子购买知名品牌的婴童用品,并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由此可见,品牌在家长选择婴童用品时是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不少专家也表示,在购买母婴用品时最好选择知名品牌,但是知名品牌就真的可靠吗?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出某些品牌母婴用品存在质量问题,也让我们对品牌的信心开始动摇。

  英国爆出三品牌婴儿食品致癌物超标,亨氏米粉严重铅超标

  2014年9月,有媒体曝光,英国食品标准署公布的一份监测数据显示,英国有三种品牌的婴幼儿食品中发现有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的现象。这份报告是2013年英国食品标准署对众多婴幼儿食品进行检测得出的结论,被列入黑名单的三种食品分别为Organix苹果味米饼、牛栏婴儿麦片和亨氏婴儿香蕉五谷杂粮米糊等。

  2014年8月,有国内媒体曝光亨氏”生产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检出严重铅超标的消息。8月15日,浙江省食药监局在其官网公布“在全省开展不合格亨氏米粉专项清查行动”的公告,表示近日接到杭州市场监管局报告,称其在2014年2季度流通环节食品抽检中,发现标称为亨氏联合有限公司生产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商标:亨氏;规格型号:400g/盒;生产日期/批号:20140413)严重铅超标。同日,亨氏在其官网发布《亨氏召回四个批次“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产品》的公告,并向消费者致歉。

  多个品牌学生用品质量不合格,迪士尼减负书包榜上有名


  2014年9月,中国质量网报道称,上海市质监局一次性公布了笔袋、涂改制品、学生用胶粘剂、背提包(书包)、中小学教科书及教学辅导读物等五类学生用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有16批次产品不合格,这16批次产品中,背提包(书包)产品占去15项,包括迪士尼减负书包、喜羊羊包袋、爱华仕背包、卡拉羊双肩包等知名品牌产品。

  贝亲儿童吸管杯抽检不合格

  2014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报了一批进口货物检出案例,其中就包括知名母婴品牌“贝亲”的儿童吸管杯。报道称,被检出的这批贝亲儿童吸管杯的蒸发残渣为每升39.31毫克,超出了食品包装卫生标准中要求蒸发残渣小于等于每升30毫克的要求。据介绍,蒸发残渣反映的是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接触到了水、醋、油等液体时析出化学物质的量,数值越高,表示产品溶出的物质越多。蒸发残渣超标的制品在接触到油脂类食品时,它将析出过量的油脂性残渣,如果被人体长期摄入,轻则产生像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重则会造成对肾脏、肝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等方面的损害。\

  ZARA、H&M、优衣库等品牌童装不合格


  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上半年,全国检验检疫部门共查获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12305例,金额4766.75万美元。其中,在396例质量安全不合格的进口服装中4个为‘快时尚’品牌,分别为FOREVER 21、ZARA、H&M和MANGO,不合格数量达107例,占所有不合格的27.02%。在这些质检不合格的进口服装样品中,婴童服装不合格超过一成,尤以服装的PH值问题最为突出。PH值不合格容易对儿童皮肤产生刺激,进而引发皮肤疾病。

  2013年4月,北京市工商局东城分局针对市场上的进口“快时尚”服装进行抽检,其中优衣库两款轻型羽绒产品,因实际充绒量与价签标注相比都减少了近20%而被点名。

  另据京华时报报道,尽管纺织品新国标已出台两年多,童装市场仍不规范,甚至H&M、优衣库等大牌企业纷纷“直接违规”,存在的问题包括,使用不合格旧标签;标签上找不到有效信息;模糊婴幼儿和大童界限等。

查看我们
点击文章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
或点击文章题目下方的【郑丹看医生】
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可浏览所有文章
分享我们
点击文章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资料页】右上角,将郑丹看医生【推荐给朋友】
订阅我们
点击【通讯录】右上角【添加】
搜索号码【fm1021zdkys】或查找微信公众号【郑丹看医生】
欢迎关注郑丹看医生公众微信,健康养生,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快来关注我们:
快乐健康养生节目——郑丹看医生的官方微信,在微信通讯录中搜索:fm1021zdkys了解更多健康咨询。
黑龙江都市女性频率(FM102.1每天下午13:00—14:20《郑丹看医生》直播节目。
您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微博与我们互动。
热线电话:82898800
微信公众账号:fm1021zdkys
新浪微博:郑丹看医生
【主编:“郑丹看医生”编辑主持赵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5 18:42 , Processed in 1.6611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