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心理理念年度盛会—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最新发布】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05

帖子

4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五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
第五届国际睡眠医学学术大会  

                        2015·北京  8月21----8月23  

1、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心理理念
总结近 10 年来中国的中医心理学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经验。

2、引领中医心理学科发展,促进中国心理学本土化
探讨近年来中医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应用, 中医心理学如何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中,继承、发扬中医优势,做出具有中华特色的贡献。

3、申请资格
所有大会参会人员均有资格申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4、继续教育学分
参加此次大会可核算二级学分:8 8 分

5、选举
选举新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会、正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人选;同时讨论修改《中医心理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或纲要)》、《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工作章程》;

6、邀请国内外专家
邀请国际和国内著名临床心理学专家举办各种临床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特别讲座。

特别优惠 各学校在校学生参加大会者参会费:半价
团体优惠:十人团减免一人;
          二十人团减免三人;
           三十人团减免五人参会费

欢迎各学校热爱中医心理学学生参加此次大会
同时也欢迎各企事业单位组织团体来参加此次大会




王克勤教授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黑龙江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获得者,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至今40余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毕业,我国首批中医硕士学位获得者。曾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黑龙江分校常务副校长、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科技》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医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中医文献研究室主任、老年病科主任、疑难病科主任等职。

现仍兼任中国民间中医药科技开发协会中医心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黑龙江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心理学心身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光明中医》等多家学报、杂志编委等职,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优秀科技成果奖5项。

董湘玉教授
贵阳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首届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高等中医心理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心理学分会理事。



汪卫东教授
广安门中医院副院长 心理科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睡眠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理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中国催眠心理治疗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日本早稻田大学人间综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世界睡眠医学杂志》主编、《中国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委。先后被日本早稻田大学人间综合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授大学兼职教授。  

张孝娟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心理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音乐治疗、亚健康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中医院“和友苑”联谊会名誉会长。擅长:乳腺疾病情志疏导工作、音乐及气功导引疗法等。


张伯华教授
我国知名中医心理学专家。198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自留校以来先后讲授医学心理学、思想品德、中医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心理咨询学、健康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个体心理成长实务等课程。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方向)学科带头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专家心理门诊。

许燕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北京心理学会副会长等职。专业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  

郭蓉娟教授
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取得卫生部“心理治疗师”技术职称资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会副会长,在北京康复中心系统学习康复理论和技术,全脱产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修学习,系统进行了精神科及心理治疗的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具有坚实的临床基础,广博的中西医理论知识,丰富的人生及社会阅历,发表医学论文四十余篇,参加编写论著八部,主持和参加的课题多次获得部局级奖。  

           
虢周科教授
深圳市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神志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本科,199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神经精神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完成省市和国家中医药局科研课题近10项,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奖学术著作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深圳市科技创新奖,主编《中西医临床脑髓病》,《中医临床心理学》、《内科疑难杂病中医治疗学》、《中医心理进社区》等专著,在《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6篇。 

颜世富教授
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慧圣咨询公司董事长,世界中医心理学会副会长等。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和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复旦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编与编撰了《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成功心理训练》、《催眠人生》、《心理管理》、《管理心理学》等。

   
劉吉豐教授
台湾抗老化学会理事长、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研究所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 


孫時進老師
中华企管培训网特聘专家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会长

国家教育部\"95\"人文社科项目\"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等课题的负责人,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

朱建军教授
心理学博士,著名心理培训导师,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
中国林业大学心理系主任
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创始人
回归疗法创始人
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90年代创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意象对话技术。
著作:《我是谁—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你有几个灵魂》、《释梦》《心灵的年轮》、《中国的人心和文化》、《人是什么》

   
刘天君教授
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方剂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临床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全国气功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理事,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理事,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气功考试委员会委员。


马春树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于北京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后就读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赴美,先后于美国爱荷华大学做心理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edars-Sinai医学中心做神经科学博士后,专门从事抑郁症的治疗研究。 后就读于美国催眠促进学院(HMI),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临床催眠治疗的理论方法与治疗手段,接受了严格系统的催眠治疗技术的培训。

2009年5月归国后专门致力于催眠疗法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中心成立了“海普诺斯(Hypnosis)疗法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负责人,开展临床催眠治疗、催眠疗法培训以及多项公益活动,并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EDMUND Thomas Dowd
EDMUND Thomas Dowd(埃德蒙·托马斯·唐德),1938年生(77岁), 目前是塔科马Rainier Associates的高级心理学家和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学荣誉教授。他还是罗马尼亚Babes-Bolayi大学博士后国际研究所教授,指导心理疗法和应用心理卫生进阶研究;南非Rhodes大学杰出访问学者;德国Leipzig大学访问教授。他同时担任美国认知行为心理学会(美国职业心理学会董事会成员)主席,也是美国心理学会52国际心理学分会会员。他曾任教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他因悖论、社会影响及认知催眠学方面的工作而知名,在世界各地讲授这些内容。
教育背景:
明尼苏达大学学士学位,主修心理学,辅修数学。
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主修工业心理学,辅修劳资关系和社会学。
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主修咨询和学生人事心理学(APA-approved项目);辅修工业培训和发展,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大会名誉主席Prof. Herbert Benson
Benson教授一直是世界心身医学研究领域的先锋,是第一批将精神心理疗愈理念带入现代医学的西医医生之一,这在上个世纪40、50年代不能不说是一项壮举。而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的Benson教授能够认识到心身医学的重要性并义无反顾地将毕生精力投入其中,即使在当今时代也是值得大家称颂的。

通过40余年的职业生涯,Benson教授一直致力于如何让大众意识到心身医学的重要性的工作,通过科学研究来验证其疗效,搭建起沟通东西方医疗实践的桥梁和纽带。Benson教授现任麻省总医院Benson-Henry心身医学研究所(BHI)的名誉所长,哈佛大学医学院心身医学教授。

在BHI,Benson教授领导着关于运用心身疗法干预压力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的研究。他的工作不仅吸引了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媒体的关注,每年都有大量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报导他的事迹。Benson教授获得了众多奖项,目前他的研究早已从研究室走向临床。

         
特邀演讲嘉宾John Denninger, MD, PhD
Dr. John Denninger医生现任麻省总医院Benson-Henry心身医学研究所(BHI)研究部主任,他同时也是麻省总医院和McLean医院精神科临床医师培训项目主任以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指导教师。从哈佛大学毕业后,Dr. Denninger继续在密歇根大学深造,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他在麻省总医院和McLean医院完成了精神科临床医师培训并且在麻省总医院担任精神药物总住院医师。他还通过临床青年研究者培训项目获得了哈佛-麻省理工分支的医学科学硕士学位。

Dr. Denninger因为他的研究和教学获得了很多奖项,其中包括NCDEU优秀研究者以及哈佛医学院优秀老师等。Dr. Denninger的工作涉及到BHI所有研究项目,通过基础和临床的科学研究探索减压以及增强心理康复之间的关系。

目前,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通过基因表达、生物化学以及生理、大脑活动等发现心身干预方法的作用机制从而明确其作用机制。他的研究第一次从基因表达方面证实了心身干预方法的疗效,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心身医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的一位中青年科学家。

   
特邀演讲嘉宾Michael V. Vitiello, PhD
Vitiello教授是精神科和行为科学教授,现任华盛顿大学老年病和老年医学分支兼职教授、行为护理以及健康体系兼职教授。197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Michael继续深造,于1980年获得华盛顿大学生理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又接受了临床心理学老年病学博士后培训,于1983年起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工作至今。

Vitiello教授是世界范围内的知名睡眠以及衰老相关睡眠障碍研究领域专家。他的研究兴趣是关于衰老的临床神经科学和神经内分泌学特别是衰老相关睡眠、心脏节律以及认知功能等的原因、结局以及治疗的探索。

Vitiello教授担任NIH国家睡眠障碍研究中心(NCSDR)睡眠障碍研究顾问委员会(SDRAB)主席,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他曾获得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NIMH)两项独立的科学研究职业生涯奖。在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是一位睡眠和衰老研究方面活跃的科学家,发表科学论文超过400篇。目前Vitiello教授还担任Sleep Medicine Reviews (SMR)杂志主编。这是一本世界范围内睡眠医学研究领域的重量级专业杂志,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会议征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成功之道教育集团和北京中医心理研究所、北京广安门中医心理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与第五届国际睡眠医学学术大会将于 2015.8.21 至 2015.8.23 在中国北京主办。

本次会议征文的范围、内容、要求如下:
一、会议主题:融合东西方,走向本土化
二、征文范围:心理学、睡眠医学
三、征文内容:
1、心理学、睡眠医学文献、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2、睡眠新药研究;
3、心理学、睡眠医学与心血管、肿瘤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
4、特殊人群(老年、妇女、儿童)的心理学、睡眠医学研究
5、心理学、睡眠医学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
6、相关技术产业的展示和推广研究。
征文范围:
1、心理学、睡眠医学文献、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2、睡眠新药研究;
3、心理学、睡眠医学与心血管、肿瘤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
4、特殊人群(老年、妇女、儿童)的心理学、睡眠医学研究;
5、心理学、睡眠医学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
6、相关技术产业的展示和推广研究。截稿日期: 2015 年 7 月 31 日。

征文要求:
来稿请按征文范围和内容,提供摘要或者3000字以内的论文(未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标题3号宋体字,姓名及单位小4号宋体字,正文5号宋体字,200字以内中文或英文摘要、关键词。截稿日期:2015年7月31日(请在此日期前投稿,逾期不候)

投稿电子邮箱:wujiadong@hejihua.com
论文收录:
参会论文将评出优秀论文(不超过收录文章的30%),并颁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秀论文证书,拟推荐在《国际中医药杂志》中医心理专栏若干期、《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睡眠专刊,并选入《中医心理学年会论文集》。
  
第五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
第五届国际睡眠医学学术大会

总负责人:汪卫东
(北京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张   冉(成功之道教育集团董事长)


联 系 人: 武老师
联系电话:15010102611
办公电话:010-53569020
邮    箱:wujiadong@hejihua.com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成功之道教育集团
北京中医心理研究所               
北京广安门中医心理研究院
2015 年 3 月 30 日

爱生活 爱心理学
关注微信:xinlixuenaxieshi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5 09:33 , Processed in 1.7138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