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江苏省本一文科录取院校汇总(按照线差从高到低排序)
院校名称 | 招生代码 | 计划招生人数 | 线差 | 清华大学(北京) | 3103 | 3 | 55 | 北京大学 | 3101 | 18 | 52 | 复旦大学(上海) | 2101 | 30 | 48 | 上海交通大学 | 2103 | 5 | 46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 3102 | 30 | 43 | 北京电影学院 | 3148 | 1 | 37 | 南京大学 | 1101 | 160 | 36 | 同济大学(上海) | 2102 | 16 | 35 | 浙江大学(杭州) | 2201 | 30 | 35 | 厦门大学 | 2411 | 18 | 34 | 武汉大学 | 5201 | 37 | 33 | 北京师范大学 | 3104 | 11 | 32 | 东南大学(南京) | 1102 | 56 | 31 |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 3120 | 19 | 31 | 南开大学(天津) | 3201 | 20 | 30 | 中山大学(广州) | 5401 | 24 | 30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 2106 | 43 | 30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109 | 27 | 3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106 | 4 | 29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3116 | 19 | 29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苏州) | 1265 | 15 | 28 |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 2107 | 35 | 28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 3119 | 25 | 28 |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 3123 | 12 | 28 | 四川大学(成都) | 6101 | 45 | 26 |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 3112 | 38 | 26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 5202 | 33 | 25 | 西安交通大学 | 7104 | 4 | 2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103 | 75 | 25 | 山东大学(济南) | 2601 | 37 | 25 | 北京理工大学 | 3107 | 9 | 25 | 西南财经大学(成都) | 6103 | 30 | 24 | 重庆大学 | 6201 | 15 | 24 | 上海财经大学 | 2110 | 22 | 24 | 上海大学 | 2112 | 7 | 24 | 北京交通大学 | 3105 | 6 | 24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 3154 | 4 | 23 | 吉林大学(长春) | 4201 | 26 | 2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 5206 | 59 | 22 | 湖南大学(长沙) | 5301 | 22 | 22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2114 | 8 | 22 | 中南大学(长沙) | 5302 | 23 | 2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301 | 5 | 20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 | 2137 | 5 | 19 | 南京理工大学 | 1104 | 30 | 18 |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 2104 | 47 | 18 | 北京语言大学 | 3117 | 10 | 18 | 东华大学(上海) | 2105 | 20 | 17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 5402 | 10 | 16 | 南京师范大学 | 1108 | 613 | 16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 2621 | 15 | 16 |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 3129 | 20 | 15 | 暨南大学(广州) | 5407 | 19 | 15 | 苏州大学 | 1261 | 533 | 15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3132 | 12 | 13 |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 5203 | 35 | 13 |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 | 7102 | 9 | 13 | 苏州大学 | 1635 | 30 | 13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2661 | 33 | 13 |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 3110 | 4 | 13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3121 | 2 | 13 | 大连理工大学 | 4131 | 14 | 12 |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 6203 | 58 | 12 | 南京农业大学 | 1107 | 153 | 12 | 北京科技大学 | 3108 | 15 | 12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3128 | 11 | 11 |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 3133 | 8 | 11 | 西南大学(重庆) | 6202 | 12 | 11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113 | 77 | 11 | 江南大学(无锡) | 1201 | 161 | 11 | 东北大学(沈阳) | 4101 | 12 | 10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 5404 | 23 | 10 |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 6212 | 9 | 10 | 兰州大学 | 7201 | 30 | 10 | 河海大学(南京) | 1105 | 60 | 10 |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 | 1109 | 26 | 10 | 上海海事大学 | 2117 | 12 | 10 | 安徽大学(合肥) | 2303 | 42 | 10 | 北京林业大学 | 3114 | 14 | 10 | 武汉理工大学 | 5207 | 30 | 9 | 上海师范大学 | 2111 | 26 | 9 | 上海理工大学 | 2115 | 24 | 9 | 东北财经大学(大连) | 4133 | 12 | 8 |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 5211 | 3 | 8 | 海南大学(海口) | 5601 | 23 | 8 | 西北大学(西安) | 7101 | 21 | 8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3311 | 7 | 7 | 大连海事大学 | 4132 | 14 | 7 | 湖南师范大学(长沙) | 5303 | 36 | 7 | 深圳大学 | 5451 | 8 | 7 |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 7103 | 17 | 7 | 南京审计大学(原南京审计学院) | 1119 | 516 | 7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 1221 | 53 | 7 |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 | 2501 | 21 | 7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3118 | 5 | 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3122 | 7 | 7 | 北京工业大学 | 3134 | 5 | 6 |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 4202 | 8 | 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5205 | 7 | 6 |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 | 6102 | 27 | 6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 7141 | 6 | 6 | 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 | 1921 | 85 | 6 | 南昌大学 | 2505 | 20 | 6 | 北京化工大学 | 3109 | 11 | 6 | 郑州大学 | 5101 | 27 | 5 |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 5204 | 25 | 5 | 汕头大学 | 5421 | 13 | 5 | 西北政法大学(西安) | 7109 | 28 | 5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1241 | 75 | 5 |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 | 2206 | 4 | 5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 | 2207 | 35 | 5 | 福州大学 | 2401 | 12 | 5 | 天津财经大学 | 3209 | 19 | 4 | 长安大学(西安) | 7107 | 10 | 4 | 南京财经大学 | 1116 | 703 | 4 | 南京审计大学(原南京审计学院) | 1619 | 25 | 4 | 浙江财经大学(杭州) | 2213 | 22 | 4 | 北京体育大学 | 3127 | 14 | 3 | 北京工商大学 | 3142 | 4 | 3 | 辽宁大学(沈阳) | 4102 | 17 | 3 | 云南大学(昆明) | 6401 | 10 | 3 | 南京邮电大学 | 1111 | 99 | 3 | 南京林业大学 | 1115 | 189 | 3 | 扬州大学 | 1381 | 358 | 3 | 宁波大学 | 2221 | 8 | 3 | 青岛大学 | 2624 | 7 | 3 | 山西财经大学(太原) | 3403 | 11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106 | 114 | 2 | 南京工业大学 | 1110 | 223 | 2 | 苏州科技大学(原苏州科技学院) | 1262 | 18 | 2 | 江苏大学(镇江) | 1401 | 256 | 2 |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 | 2203 | 20 | 2 | 湖北大学(武汉) | 5209 | 6 | 1 | 武汉科技大学 | 5217 | 11 | 1 | 长沙理工大学 | 5307 | 4 | 1 | 贵州大学(贵阳) | 6301 | 6 | 1 | 江南大学(无锡) | 1626 | 8 | 1 |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 | 2204 | 9 | 1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2245 | 16 | 1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宣城) | 2383 | 3 | 1 | 闽江学院(福州) | 2409 | 2 | 1 | 燕山大学(秦皇岛) | 3321 | 4 | 0 | 山西大学(太原) | 3401 | 8 | 0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 | 4161 | 4 | 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302 |
| 0 |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 4303 | 6 | 0 |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 4304 | 4 | 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4307 | 18 | 0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4309 | 3 | 0 |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 4311 | 15 | 0 | 延边大学(延吉) | 4371 | 6 | 0 | 河南大学(开封) | 5141 | 22 | 0 |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 | 5208 | 2 | 0 | 湖南科技大学(湘潭) | 5321 | 5 | 0 | 湘潭大学 | 5323 | 32 | 0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 | 5331 | 2 | 0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珠海) | 5461 | 5 | 0 | 重庆邮电大学 | 6209 | 2 | 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7108 |
| 0 | 宁夏大学(银川) | 7402 | 6 | 0 | 新疆大学(乌鲁木齐) | 7501 | 2 | 0 | 江苏师范大学(徐州) | 1222 | 251 | 0 | 常州大学 | 1242 | 53 | 0 | 南通大学 | 1301 | 111 | 0 | 江苏科技大学(镇江) | 1402 | 51 | 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606 | 20 | 0 | 南京财经大学 | 1616 | 18 | 0 | 上海纽约大学 | 2168 | 2 | 0 | 华侨大学(泉州) | 2422 | 44 | 0 | 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 2711 | 15 | 0 |
传说中就业面最广的八个专业!
对各种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再有针对性地加强该领域的知识,是不少同学报考就业面较宽的“万金油”专业的初衷。可也有同学担心,抓了面,丢了点,倘若最后导致自己“学而不专”,那毕业后岂不会遭遇就业瓶颈?
究竟是报考“一技之长”专业,还是选择“万金油”专业,成了不少考生填报志愿时的两难抉择。每个人都在试图找寻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当你现在还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长和追求时,不妨选择一个就业面相对较宽的专业,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中逐渐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与方向。下面给大家盘点就业面最宽泛的十大高考专业,给大家做个参考。
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以经济学知识的“广”和“精”著称,无论是经济学理论基础,还是经济学分析方法,都是其所辖范围。
经济学专业是基础学科,侧重经济学理论,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毕业生的对口单位是金融系统,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主要从事研究、分析类工作。
同时,毕业生也适合进入咨询行业,如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包括跨国大型咨询公司,如毕博、埃森哲、麦肯锡等,本土知名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和君创业等。
媒体是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方向之一,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还云集在财经类媒体。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同学们掌握国际经贸及国际金融理论、政策、商务业务技能,毕业后可在涉外经贸部门、三资企业、跨国公司、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商务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机构就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学毕业后若想从事经济理论研究、教学工作,可选择继续深造。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课程较多,因此在多个经济学学科中都有发展空间。
首先,外语上具备优势,出国留学是条不错的道路;其次,若想毕业后直接就业,企业、政府机关、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都可进入。
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适应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社会对新闻学毕业生的需求还不十分冷,用人单位往往看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文笔和宣传能力。不少新闻学毕业生甚至转行来抢其他专业毕业生的饭碗。
按照常理,党委办公室招聘的对口专业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文笔很好,也有一定的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各级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更喜欢招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网络公司及广告公司和不少事业单位也向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敞开胸怀。
许多网站都需要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如综合类门户网站的信息频道,新闻网站的信息频道等,广告公司更是欢迎新闻学专业人才加入。
广告公司的文案及策划人员需要了解客户产品的市场状况,要求广告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信息的采集要快,思维敏捷,善于沟通,有创意性思考能力,而且需要时常写广告软文(通常写新闻稿),文笔要好,这恰恰为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带来不少机会。
大型企业的宣传部亦是很好的出路,文秘也可作为一个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对口行业中,电信公司是毕业生的首选,这些电信公司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内地的跨国企业。由于这些行业的高成长性及高额利润,因此公司员工的薪酬也十分优厚。
除了公司以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还可到银行、邮电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这些行业尽管并不以电子通信为主导,但这些技术对其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会计学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日显重要。
会计学所特有的计量、记录、报告,即俗称的记账、算账、报账、用账工作蕴含了管理中的“核算过去”“控制现在”“预测将来”的基本职能,这些工作贯穿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
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就需要会计工作。
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就业对象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团体、部队、中介机构等。
毕业生不仅可在这些单位从事财会工作,还可从事审计、咨询服务工作,也可经过进一步培养后,从事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自动化
“自动化”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
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能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自动化的应用范围已是相当广泛。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内容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电机工程乃至化学工程都有交叉,这个“万金油”专业涉猎诸多方面的课程。
自动化专业同学需要掌握工科各方面的知识,这也就难怪毕业生可以到各种领域工作了。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在就业时体现得尤为突出,毕业生既能从事控制领域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研究开发工作,又能从事系统决策、规划、实施、评价和管理工作,可面向电子、电力、石化、航空、航天、电信、交通、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教学、科研、开发、经营及管理等工作。
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毕业生转行比较容易。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工作的专门人才。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将学习现代推销技巧,如何进行商务谈判,如何进行产品开发策略、定价策略、目标市场定位、营业推广策划、CIS策划、人员推销策划,如何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很多与市场销售相关的知识。
大型企业专门设有市场部,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市场营销策划人员,他们需要分析市场需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决定目标市场的选择,以及为达到预定目标而采用有计划、有控制的手段,并及时做出调整,而这就需要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知识。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工商企业、企业集团、外贸公司、综合商社从事市场营销与国际营销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或在金融机构、广告公司、期货、证券公司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在政府流通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任职。
目前,我国缺少既懂管理、又懂技术,既熟悉国内市场、又熟悉国际市场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等高级营销管理人员已被纳入国家紧缺人才管理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现代计算机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和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计算机系统开发、软件开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工程、控制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应用与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领域十分宽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进退皆可。“进”可做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管理人员,“退”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日常维护工作。在计算机普及的大背景下,教师行业也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数量庞大的职位。
建议大家首先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然后针对该方面多加了解,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该专业。有这样一种情况是,有的同学只是对某方面有兴趣,但未必真心喜欢这种工作。所以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认为就业面宽就可以随便选了,一定要好好思考再进行抉择。
排行榜可信么?对志愿填报有什么用?
来,先看个不一样的大学排行榜
再来看看中国大学“神兽”排行榜上的第一名···
当然,正常的大学排行榜长这样: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了2017年全球大学排名(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上图为部分中国上榜高校排名。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讲一讲排行榜的事儿:
大学排行版的起源
有哪些评判的指标?
排行榜,谁在关心?
如何利用“大学排名”报志愿
排名存在的问题
“大学排名”的价值和意义
01起源:用精英的数量衡量大学
大学根植于社会,承载着培育人才、创造知识的重任。而花了大笔钱财的大学的教育质量如何?如何评价它们的价值 和办学质量?欧洲人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迈出了第一步--这不足为奇,在北美高校崛起之前,欧洲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系统。1900年,一个叫做Alick Mclean的英国人发布了一个叫做《精英从何处来(Where we get our best men)》的报告,分析社会精英们的各种信息,比如他们的国籍、出生地等等。在书的末尾,他附上了一份榜单,细数各个大学所培养出的精英人才的数量。这应 该算是最早的大学排行榜了。
美国最早的大学排行 榜和英国类似。在190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出版了他的新书《美国科学家生平索引(American men of science: a biography dictionary)》。在这本书里,Cattell研究了他认为最优秀的4000位美国科学家,详细统计了他们在哪一所大学接受教育、又在哪里教书等 信息。他给不同科学家制定了权重,然后用每所大学所拥有的精英科学家的加权总分除以总教师数目,制定了一个排行榜,定量地评价了各大学师资力量的水平。
Cattel教授坚信他的排行榜非常重要,也相信这种类似的排行榜对于选择学校就读的年轻人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整个20世纪的上半叶,他用基本相同的方法不断的对美国高校进行排名并发表。
02指标:一般沿用12个指标
US News的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的评判指标
03排行榜,谁在关心?
高中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们关心。Anne Machung在1998年发表于《变化》杂志上的一篇论文里谈到,根据调查,在美国高中学生中,相当比例的成绩优异者,和三分之二的家长认为US New的大学排行榜非常重要,非常有帮助。 大学也关心。经过大众媒体广而告之的排行榜,会逐渐形成人们,尤其是那些对高等教育圈外人对于大学所处水平的认同,进而对大学的招生、招聘等工作带来影响。 有美国学者选择了少数私立学校,对他们的招生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者发现,在US News排行榜上下降一个名次,直接导致大学发出录取通知的比率上升了1.5%;而新生的入学率却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一个名次的变化,就导致了大学不得不变得在录取学生时不那么挑剔,而一些学生会选择即使拿到录取通知书也不就读这个学校。另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大学排名25%-50%的学校挤进前 25%,那么它们会吸引到更多优秀的高中生,而录取率会下降4%。对公立学校来说,录取学生的SAT平均分数线则上升了多达20分。 不过大学官方很少就大学排行榜做正面回应。但也发生过大学与排行榜发布机构间的正面冲突。比较激烈的例子是代表美国130多所文理学院的联盟安娜堡里斯集团 (Annapolis Group)曾经在2004年、2007年发表声明,批评US News的大学排名,呼吁校长们拒绝参加为排名提供反馈。而US News也马上发表声明,进行反击。
04如何利用“大学排名”报志愿
1.名次模糊化
1--10名看做一个层次,11--30看做一个层次,31--60看做一个层次,61--100看做一个层次。把分层次的边界也要适当“模糊化”,11名与第10名应该是不相上下的,38名与30名难说有很大差别。
2.排名精细化
X大学是以理科为特色的,他的工科专业排名也许在很后面; Y大学是以工科为特长的,他的文化艺术专业也许是一个特短。也就是说在关注综合排名同时,更应该关注分学科的排名或者按具体专业的排名。
3.实力本地化
各高校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魅力,并且已经形成传统。或者说,可能有的学校排名虽然较靠后,但在某个地区,他的投档分数线却比排名前面的反而会高出一截。
05排名存在的问题
1.重综合性大学,轻专业性大学
当前大学排行榜反映的主要是高校的一些硬性指标,而高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底蕴、专业特色、教学风格和就业质量等软实力却无从体现。
例如,各种“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在最前面的六所大学都是综合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有时进入前六位,这两所大学在十多年以前已经变成了综合性大学。
专业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中国的顶尖大学则被排在第六位之后。
还有一些是具有特殊行业性质的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外语学院、艺术类高校等,在如此排名之下,它们岂能与所谓的“一流”有缘。
2. 重科研成果,轻教育质量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是培养人才,而不是科学研究。但是,各个给大学排名的机构都把大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其主要体现是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及有关指标(例如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数量等)作为最重要的指标。
而把反映学生质量的指标,例如新生入学分数、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作用等,则没有作为很重要的指标。这实在是大学排名的本末倒置。
如果把反映学生质量的指标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则由一流大学、二流大学甚至大专合并而成的、学生数量很多的大学,例如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排名就要往后移很多位。
3.重民用学科和地方院校,轻国防学科和军事院校
把军事院校排除在评比的院校之外,这样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各种大学排名都被新闻媒体大肆炒作,对中学的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家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军事院校的人数较少,影响了军事院校的新生质量,从而影响了军事院校的教育质量。
如果军事院校参与排名,则国防科技大学(其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主体)应该排在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前五名。
06“大学排名”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对大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种评价,也是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作出的回应。
1.“大学排名”有利于激励大多数高校进行“反省”
使高校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自己与其它高校——尤其是同类高校的差距,从而激励高校扬长避短,积极改进办学方式,提高办学质量。
它让大学接受公众对学校实力的评价,让大学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迫使高校向考生和家长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
2.“大学排名”是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监控的必要手段
因为无论是大学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及其考生和家长,他们都希望能通过一种客观公正的比较方式对大学办学水平进行监督,以满足他们对大学的期望。
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高度“行政化”、“官方化”的特殊体制下,大学排名的“民间身份”反而更使人们觉得这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