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江市人民医院博士、硕士系列报道之(一)--立足医界前沿 心系百姓健康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7

帖子

6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6 16:4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孟丽琴
  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硕士  
◎联系方式  15119485823
◎坐诊时间  市人民医院 星期三下午


内蒙古姑娘岭南求学当中医
  出生内蒙古,求学广州,工作阳江。在市人民医院,从见习医生到副主任医师,这一步,孟丽琴走了整整六年。这期间,看诊、学习、科研,她步步为营。2012年至2013年挂职阳东合山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后成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如今,她已在省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课题、阳江市卫生局课题各一项,还被评为“阳江市人民医院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北方姑娘千里求职阳江
  “从读研究生开始,我就想要留在广东。”谈到毕业去向时,孟丽琴以北方姑娘豪爽的性格回答道,毫不掩饰自己对广东的喜爱。
  高考那年,她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录取,离内蒙古的家还不算太远。在大学学习五年后,孟丽琴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前往广州中医药大学念研究生。广州,相比自己的家乡必然是要繁华许多,但两地相距几千公里,对于一个女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孟丽琴承受住了这个挑战。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后,孟丽琴被广东浓厚的中医氛围所感染,心生了留在广东的想法。此时,阳江市人民医院正在积极创建三甲医院,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求贤若渴,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两者一拍即合,孟丽琴收拾行李来到阳江。
  “当时年轻气盛,就想着到处闯闯。”孟丽琴说着6年前的选择。 她刚来阳江时,市人民医院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她尽快融入这个城市。“其实,我觉得还很适应这个城市的生活。”孟丽琴说,从大学起,他就一直漂泊在外,远离家乡,早已习惯。从2009到如今,她一共只回家了两次,一次是自己结婚,一次是小孩两岁那年。
  如今,孟丽琴已完全融入这座城市,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她对笔者说,阳江是一座充满幸福感的城市,地域虽小,但轻松自在,平静安逸,她爱上了这座城市。
  
从业辛苦收获累累硕果
  在中医科,关于“忙”有种很形象的说法,那就是“仰卧起坐”。“忙了一上午,刚躺下休息,马上有事情来了,又要挣扎着坐起来。”孟丽琴说,2009年,她进入市人民医院时,每周都要值好几个晚班,累得“轻飘轻飘”的。
  由于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孟丽琴很快被评为“阳江市人民医院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医院为培养人才,又送她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学习,几年的锻炼,孟丽琴对于内科常见疾病可以熟练处理,并且可以主持急危重症的抢救。
  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孟丽琴挂职阳东合山中心卫生院挂职副院长。1年的时间里,孟丽琴通过“帮、带、教”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基层医院中医师的诊疗水平,使基层医师熟悉了常见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圆满完成下乡支援基层医院发展的任务。
  孟丽琴现任科室带教秘书,负责科室的进修生、实习生带教工作,对于进修医生,她根据其进修目的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对于实习生则以医院的教学大纲为主,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实施,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等形成带教,及时做好出科考核等工作。近3年来共指导进修生10余人,实习生30余人。  
中医博大精深不只看中医病
  在现在许多人看来,中医似乎走上了“西化”的道路。孟丽琴不以为然,她认为中医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土壤,不会因为诊断手段的变化而变得“面目全非”。而且,很多人对中医的了解就是吃中药、针灸、拔火罐这些,其实这都是及其狭隘的理解。中医算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博大精深的一门科学了。在她看来,中医不只是看中医病。
  其实,在患者进门开始,中医已经就开始给你看病了,从你的体态、整体状况、言谈举止等等。 从意、神方面已经对你有一些了解了。一边把脉一边跟病人沟通,包括你最近遇到的事,你的日常饮食,身体的不被觉察的小细节等等。经过详细的了解后,再根据把脉的情况,断症,下药、抓药、煎药,或者是是否需要针灸、拔罐等。整个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才算是看中医。
  孟丽琴说,人和人之间除了外表的差异,其他的不深入接触了解,是很难看出来的。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人生阅历,面临的问题等等不同,导致人的体质千差万别。就像是同样是血热气虚引起的疾病,有的人表现在脸上长痘,有的人表现在四肢冰凉,而同样是腰疼的问题,有的人的原因是肾虚,有的人的原因是血虚。这时,也只有博大精深的中医,才是解决人们复杂病症的首要选择。
 
健康小贴士
  秋燥咳嗽的防治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是咳嗽的高发季节。秋季咳嗽被误认为感冒的几率很高,盲目用感冒药、抗生素等,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加重病情。秋季咳嗽多为燥性咳嗽,因病因不同,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见的方剂为桑杏汤等。凉燥一般发生在中秋过后,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在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润肺止咳,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等。
  预防秋季咳嗽,首先,要保证生活规律,有充足的睡眠,同时进行适量运动。其次,饮食上避免辛辣食物的刺激,多食用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百合、银耳、白萝卜等。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玉竹、天冬、麦冬、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第三,要注重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同时适当补充水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 18:19 , Processed in 1.0457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