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十年 | 2007·你肯定不知道的科研数据统计图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139

帖子

6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1:3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2004年到2014年,跨越时间的洪流;从咸阳校区到西安校区,纵贯历史的风烟。陕西科技大学我们的家,从开始在西安打下第一根木桩到今天已经过了整整10年的时间了。新校区建设10周年,让我们一起回顾,一起见证!十年科技成果1.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成效显著2.原创性科研成果获奖取得突出业绩3.高水平SCI/EI/ISTP收录论文稳定增长4.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5.科研到位经费实现逐年增长目标6.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步7.授权发明专利增长迅速、科技含金量高2007年6月7日 · 中国青年报2007年2月2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如簇,气氛隆重而热烈。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代表颁奖。当来自陕西科技大学的马建中教授郑重地接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奖牌和证书时……至此,这个喂过牛、放过羊、割过草、犁过地的农家子弟;这个在苦水中长大、又出过国、留过洋的归国学人,在科研及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用科研和教学的累累硕果诠释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马建中主持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组成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的研究”,走在了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最前沿。从1986年,他开始把此项目当成研究的方向,从此他常常吃住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攻关。仅二次回归方程,他和项目组的同志就进行了400多次实验,十几天大家吃了10箱方便面。在进入工厂实验阶段,他更是操碎了心。一次,在试产中,由于生产工人操作有误,造成爆炸事故,其他人一下子全跑开了,他心里装着试验,冒着危险冲进去,将试剂等挪到安全地带,避免了更大危险的发生。他常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搞科研要有顽强的毅力、踏实的作风、科学的方法和浓厚的兴趣。”经过努力,该项目最终研究成功,研究成果先后获陕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10年的科研数据统计情况
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成效显著(2004-2014)

2004—2014年期间,我校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78项,其中包括纵向科研项目1471项,横向科研项目1307项。在纵向科研立项项目中,国家级项目175项、省部级项目460项、厅局级项目835项。
表1  陕西科技大学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年度立项情况 单位:项
年  度
纵横向
科研项目
合计
纵向科研项目
国家级
省部级
厅局级
横向科研项目
2004
104
82
5
33
44
22
2005
138
79
12
10
57
59
2006
181
107
11
26
68
74
2007
168
84
6
20
59
84
2008
223
111
9
36
66
112
2009
307
126
11
39
76
181
2010
338
131
14
48
69
207
2011
367
195
31
52
112
172
2012
356
192
29
54
109
164
2013
348
190
22
68
100
158
说明:科研经费量为当年实际到位数额。

图1  陕西科技大学纵横向科研项目年度增长趋势(2004-2014)
表1  陕西科技大学国家级科研项目年度立项情况 单位:项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立项数量
5
12
11
6
9
11
14
31
29
22
25
图2  陕西科技大学国家级科研项目年度增长趋势(2004-2014)
原创性科研成果获奖取得突出业绩(2004-2014年)

2004—2014年期间,我校共获准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项287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105项、厅局级奖179项。

2006年,我校马建中教授等完成的“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组成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的研究”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校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2010年,马建中教授等申报的科研成果“环保增强增韧型皮革鞣制整饰化学品的关键制备技术”,再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张美云教授的研究成果“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以第二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些年来,我校原创性科研成果获取陕西省政府科技成果奖十分突出。2004-2014期间,我校共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40项,其中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  17项。

表1  陕西科技大学科研成果获奖情况(2004-2014年) 单位:项
年  份
科研成果获奖
合计
国家级
省部级
厅局级
2004
6
3
3
2005
25
1
24
2006
22
1
14
7
2007
28
5
23
2008
15
9
6
2009
31
10
21
2010
27
1
14
12
2011
45
10
35
2012
28
16
12
2013
37
14
23
2014
23
1(第二单位)
9
13
总  计
287
3
105
179
图1  陕西科技大学科研成果获奖增长趋势(2004-2014)
表2  陕西科技大学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情况(2004-2014年)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主要研究人员
获奖时间
1
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组成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马建中、杨宗邃、吕生华、储芸、刘凌云、吕庆强、程凤侠、张晓镭、章川波
2006
2
环保增强增韧型皮革鞣制整饰化学品的关键制备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马建中、王学川、鲍艳、高党鸽、吕斌、任龙芳
2010
3
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单位)
张美云
2014



高水平SCI/EI/ISTP收录论文稳定增长(2004-2013年)


2004—2013年期间,我校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855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974篇,其中包括SCI收录论文824篇,EI收录论文1839篇,ISTP收录论文308篇。

表1 陕西科技大学发表论文检索及著作情况(2004-2014)
年  度
核心期刊论文总数
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总数
SCI收录论文总数
EI收录论文总数
ISTP收录总数
CSSCI
2004
596
62
7
27
25
未统计
2005
571
73
12
60
1
2006
759
90
35
52
3
2007
740
221
60
98
63
2008
878
211
61
124
26
2009
911
201
72
104
25
2010
1024
365
102
244
19
2011
885
636
105
467
64
12
2012
763
610
149
401
60
18
2013
728
505
221
262
22
32
合 计
7855
2974
824
1839
308
62
图1  陕西科技大学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增长趋势(2004-2013)
图2  陕西科技大学SC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2004-2013)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2004-2014)

近些年来,我校积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狠抓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2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基地等。

2007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我校成立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2013年12月,陕西18个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我校申报的“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批准立项建设。我校“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陕西省政府评定为“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我校继成功跻身为省属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高校之后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
表1  陕西科技大学科研平台建设情况(1998-2014)

序号
科研平台或基地
名称
成立时间
合作/批准单位
性质
9
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2004
陕西省教育厅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0
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2005
陕西省科技厅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11
陕西省轻工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
2005
陕西省乡镇企业局

研究基地
12
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06
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风险投资公司
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13
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
2007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
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实体
14
陕西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2007
陕西省人民政府
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实体
15
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8
国家教育部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
国家农产品加工分中心西部果树资源加工及利用中心”
2008
国家农业部
研究基地
17
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09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研究基地
18
陕西科技大学临海成果推广中心
2009
浙江临海市人民政府
科技推广平台
19
陕西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0
陕西省科技厅
陕西省13115工程中心
20
陕西省轻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010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21
绿色轻化工助剂研发中心
2011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校企共建科研基地
22
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13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07年1月我校与浙江温州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陕西科技大学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
2007年12月年我校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成立“陕西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科研到位经费实现逐年增长目标(2004-2014)

2004—2014年期间,我校科研经费迅速增长,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并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具体数字,详见表1所示。主要呈现出3个特点:

一是,十年期间,我校科研到位经费总额达27192.72万元。科研到位经费呈正比例增长趋势,平均比上年增长率为36.69%(增长趋势见图1所示);二是,2010年是科研到位经费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比2009年增长70.31%;三是,2010年国家级科研项目到位经费总额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由2009年的300.4万元增加到2010年1076.8万元。这标志着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表1  陕西科技大学年度科研到位经费统计(2004-2014) 单位:万元
年  度
科研经费
总量
年度科研经费
增长率
纵向科研经费总额
国家级经费
省部级经费
厅局级
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总额
2004
365.0
/
312.0
124.1
69.6
120.4
53
2005
633.5
73.56%
437.5
122.2
74.1
241.2
196
2006
834.4
31.71%
535.4
166.8
72.1
169.3
299
2007
1100.1
31.84%
764.1
302.5
63.7
191.4
336
2008
1455.0
32.26%
965.0
318.2
517.8
129.0
490
2009
2086.1957
43.38%
1008.555
300.4
319.855
386.5
1077.6407
2010
3553.149
70.31%
2038.64
1076.8
645.835
305
1514.509
2011
4085.9099
14.99%
2281.9099
1378.7
320.8
582.4099
1804
2012
4395.759
7.58%
2292.139
1246.66
664.924
380.555
2103.62
2013
5479.9
24.66%
3454.38
958.68
2105.4
390.3
2025.52
2014(截止10月10日)
3203.81
/
2057.9
907.38
927.12
223.4
1145.91
合  计
27192.72
36.69%
16147.52
6902.42
5781.234
3119.465
11045.2
说明:科研经费量为当年实际到位数额。

图1  陕西科技大学年度科研到位经费增长趋势(2004-2014)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04-2014)

近些年来,由于学校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逐渐升温,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绩,较好地扭转了过去那种“薄、弱、差”的不利状况。

2004-2014期间,我校共获准各级各类纵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50余项,研究经费总额740余万元,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科技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5项。

表1  陕西科技大学获准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情况(2004-2014)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立项
时间
项目
负责人
项目编号
1
BOT模式在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8
王胜利
08XFX013
2
北朝墓志文体与北朝文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09
马立军
09CZW023
3
传统手工技艺信息可视化及资源创新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1
刘子建
11XMZ032
4
陕西重大景观规划设计与人文精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1
詹秦川
11EH138
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文化教育研究(1935-1948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2
贾钢涛
12XDJ014
6
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3
侯步云
13xzs011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及国内影响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4
鲁  杰
14XKS036
8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4
王海刚
14XJY007
9
抗战时期的陕西艺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4
张  慨
14EA145
10
西部地区县级科技的财政支持与服务体系长效机制构建的研究
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项目
2006
孙红梅
2005DGQ4D116
11
西部地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研究
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项目
2011
李长真
2011GXS2D031
12
现代农业主导功能拓展与西部地区发展对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10
黄天柱
10YJC790099
13
基于传播维度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11
鲁  杰
11YJC710035
14
汉唐文化设计基因流变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12
杨晓燕
12YJCZH248
15
汉唐文化语义分析与设计传承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14
王伟伟
14YJC760060
16
公共财政视阀下西北地区学期教育供给改革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14
武端利
14YJC880086

授权发明专利增长迅速、科技含金量高(2004-2014年

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是我校科研工作的一大亮点。2004-2014年期间,我校共申请专利4827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710项、实用新型专利1469项、外观设计专利648项。共获授权专利3090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1250项、实用新型专利1344项、外观设计专利496项。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在 2013年度全国高校专利工作排行榜上,我校2013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以317项名列全国高校第21位,陕西省高校第3位,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至2013年底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行榜上,我校以841项名列全国高校第41位,陕西高校第4位,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该两项排名,均在2011年、2012年、2013年等连续3年进入全国高校50强,位居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
表1 陕西科技大学专利申请数量(2004-2014年) 单位:项
年  份
申请专利合计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2004
44
24
20
0
2005
93
41
52
0
2006
121
65
54
2
2007
204
74
77
53
2008
392
118
59
215
2009
680
259
179
242
2010
471
315
145
11
2011
598
422
157
19
2012
753
532
168
53
2013
942
567
332
43
图1  陕西科技大学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趋势(2004-2014)
表2  陕西科技大学专利授权数量(2004-2014年) 单位:项
年  份
授权专利合计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2004
30
0
30
0
2005
43
13
30
0
2006
67
16
51
0
2007
93
25
65
3
2008
178
48
80
50
2009
262
45
69
148
2010
460
78
181
201
2011
378
190
176
12
2012
457
262
175
20
2013
589
294
242
53

图2 陕西科技大学专利授权数量增长趋势(2004-2014)
任何部门、单位以及个人未经许可而使用以上科研数据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5 08:32 , Processed in 1.6766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