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业去哪儿 | 广东金融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报告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112

帖子

4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5:5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院春秋说:2015年的就业还未结束,报告自然没出来,拿到了一份2014年的就业报告,发给大家看看。我一个大三的自然看得悲从中来,不知道你们看了会觉得怎样。对了,我们学校男女比例不是3:7哦。

以下内容是从就业报告里摘选我觉得重要的,想要看完整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目录
1、生源情况
1.1、性别分布
1.2、生源地分布

2、就业情况
2.1、全校初次就业率
2.2、本科生就业去向
2.3、各院系初次就业率
2.4、入职情况
2.4.1、入职地区分布
2.4.2、入职单位性质
2.4.3、入职行业分布
2.4.4、金融行业就业的分类统计
2.4.5、银行业具体就业情况

3、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3.1、毕业生就业待遇期望值分布
3.2、对毕业生就业决策影响因素分布

4、2014年广东金融学院校园招聘市场分析
4.1、时间分布与阶段特征
4.2、用人单位行业分布
4.3、用人单位岗位分布
5、就业不足之处


正文
1、生源情况
1.1、性别分布(男女比例)


2014届毕业生总数共5604人,其中男生比例为35.22%,女生比例为64.78%。连续多年女生人数超过男生人数。

1.2、生源地分布


2014年我校毕业生5604人,其中广东省内生源5107人,外省生源497人。在广东省生源中,珠三角地区生源人数为1693人;非珠三角生源为3414人, 比例分别为30.21%、 60.92%, 非珠三角生源人数约为珠三角生源人数的2倍。
在省内各地区生源中,人数最多的为汕头586人,其次是揭阳542人,茂名477人,佛山466人,湛江387人;生源较少的地区分别为深圳19人,珠海83人。


2、就业情况
2.1、全校初次就业率(截至2014年9月1日)
2014届毕业生总数5685人(实际参加就业为5604人),均为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截至2014年09月 01日,我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5.40%。

2.2、本科生就业去向(百分比)



2.3、各院系初次就业率







2.4、入职情况
2.4.1、入职地区分布
在5604名应届毕业生中,已就业总人数为5346人:在广东省内就业的多达5079人,占已就业总人数的95%,在省内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652人,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4427人(其中,在广州地区就业有2070人)。出国53人,占已就业总人数的1.0%;而在省外就业只有214人,占已就业总人数的4.0%。 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就业40人,东部地区就业83人,中部地区就业43人,西部地区就业48人。

2.4.2、入职单位性质
在5346名已经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流向最多的就业单位依次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与民营中小企业两类,分别占已就业总人数的56.04%和34.9%。




2.4.3、入职行业分布
2014届毕业生的行业流向排名前两位依次是:金融机构、非金融类企业,分别达到了已就业总人数的62.81%、 29.85%。金融业依然是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2.4.4、金融行业就业的分类统计
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358人在金融行业就业,其中有2053人在银行就业,占金融行业就业比例的61.14%, 银行依然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



2.4.5、银行业具体就业情况




3、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3.1、毕业生就业待遇期望值分布



3.2、对毕业生就业决策影响因素分布




4、2014年广东金融学院校园招聘市场分析
4.1、时间分布与阶段特征


用人单位进校校园招聘活动会根据学校工作的季节性开展,高度集中。 国有四大行校园宣讲会分别会在每年十月、十一月启动, 单位需求量大,每年秋季招聘岗位在6000左右,学生积极性高,再加上各大商业银行在这个时间也会进校举办宣讲会、面试, 校园招聘市场在十月、十一月份异常活跃。
进入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学校会开始组织展位式的双选会,同广东金融学院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时政府机构组织的组团式招聘会也会陆续开始,中小型的企业出于招聘成本的考量,通常会选择参与此类的双选会。进入十二月份之后,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招录宣讲会陆续开始,由于绝大部分的地方公务员招录考试集中在每年上半年开始,且分布较为零散,大量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宣传和前期的报名、面试会从十二月份开始,并跳过寒假一直延续至次年的三月份,比如各地党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各地方政府的保密机关以及各类型事业编制招录,都会集中在这个时间开展。
进入第二年三月下旬后,由于考研、出国、公务员考录的结果陆续明确,部分用人单位完成年度计划制定后,会再次出现一轮招录的高峰。这个时间段学校和地方政府会再次组织展位式双选会,中小型企业会又一次集中进校开展招聘。相比于九月份开始的高峰,不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层次上,都会有所降低。

4.2、用人单位行业分布


从用人单位行业分布来看,来校开展招聘工作的用人单位有几乎一半是金融行业,这与我校发展和学科设置有较大关系,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金融类本科院校,有着“华南地区金融人才的摇篮"之美誉。"要招人,广金是第一站"是金融类企业共同的心声。 2014年,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我校开展招聘工作。所以在校园招聘市场,金融类行业占有一定比例。

4.3、用人单位岗位分布


2014届毕业生中有2053人通过招聘进入银行入职, 有近60%的毕业生在大金融行业入职, 这也可以说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需求的岗位。 根据麦肯锡在对我校毕业生调查中发现,我校毕业生中有49.0%的人就业于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就业于该行业类的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4601元)高于同类院校就业于同行业类的毕业生(4240元)。
(还不错)


5、就业不足之处
5.1、行业过于集中——流向过窄
我校2014届有60%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业,其中有38%在银行就业,就业流向相对集中。金融行业认可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本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校毕业生就业流向过于集中在金融行业,则对其他领域的就业涉及不够广。

5.2、求学深造比例小——沉淀不足
考研、出国、非专业就业等渠道化解就业压力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在考研方面,金融学院学生考研的风气日益浓厚,但由于大多报考人大、厦大、暨大等一类大学,同时学院在考研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还不够具体,考研成功率不是很高。2014年我校毕业生中仅有72人考取研究生,2011年35人,2012年70人,2013年51人。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继续求学深造。
(不知道学校领导知不知道考研座位需要怎样才能得到)

5.3、自我认知不准——盲目跟从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我校毕业生在金融行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并不能说明我们全部的毕业生都要到金融行业,尤其是去银行就业。但是大部分毕业生,不顾专业、兴趣、未来职业的发展,一门心思的追随大众化的脚步涌向银行。校园就业市场面试情况也很好验证这一现象,银行单位前来面试,即使是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也是人满为患;而有些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明显的单位、中小型企业,面试者却寥寥无几。
银行的行业属性对毕业生要求较高,但部分条件一般的学生不能顺利进入银行工作。未应聘成功的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被银行录取,心里也较着劲要应聘银行,对学院安排的非银行类招聘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结构性就业困难。

5.4、就业指导大众化——个性化少
我们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还不是很高,没有很好地结合单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以及不足,帮助其对职业规划做出科学有效的安排,并督促其完成。同时对学生的就业定位、就业心理、就业技巧教育也还有待加强。由于这方面工作的不足,往往出现学生有业难就、有业不就的现象。如我院学生就业定位,眼光只盯着大城市、大金融单位,对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证券、保险业以及县市、村镇金融单位兴趣不大。


来源:招就处
排版:金院春秋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完整版就业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5 12:58 , Processed in 1.6708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