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年一觉长安梦 西安大学盘点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124

帖子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1:3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大学文化就是大学所在的这座城市的文化。不错,往往正是一座城的风韵孕育了大学的格调。当你拉上行李箱踏上西安这片土地时,行走西安的大街小巷,在历史文化长廊中徜徉时,当你真正踏入你的大学时,你会发现,在西安,你邂逅了历史,也邂逅了未来。
西安:一个如梦城市的真实点滴人们提起西安,总会被她悠久的历史所吸引。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秦州自古帝王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王者之气带来的憧憬与威严感是中国甚至世界的大都市都罕有比肩的。6000年建城史,1200年王城史,13朝古都……西安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既有着陕北汉子般的豪迈情怀,也有江南儒士的温文儒雅。
西安的傍晚,太阳西沉,华灯初上,当城市的车流织成一片光锦时,漫步在小寨,抑或钟楼,看着四周商贾林立,人群络绎不绝,是否会让你想到千年前大唐盛世“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繁华呢?千年的规划让西安的街道方如棋盘,四方通达,就算跨越了大半个西安城都不会迷路。同时,这里的每一条街道都有它的“功能”:鼓楼后面的回民街是回民聚居地,青石板路与仿明清的古建筑让你感觉踏入了历史的长卷,而你又是否知道,汉朝时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回民街的贾三包子、镜糕、羊肉泡可以说是陕西最正宗的,你大可以在这里找一个店铺坐下,就着这里的历史韵味,大快朵颐;而从钟楼南行,至南门东拐,一座雕花的牌坊傲然伫立在你眼前,上书“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十个苍劲的大字,这就是书院门。书院门得名于关中书院,曾是东林党“联镳会讲”之所……
西安是座历史之城,但并不迂腐。“北经开,南曲江”成为西安经济文化新中心,这两地有产业园、世纪金花、赛高街区、国展中心、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大唐不夜城等经济文化区,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起来。

西安高校:春风得意马蹄疾
  在这座曾拥有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教学水平的教学机构——长安太学的城市里,教育文化如源头活水延绵不息,流过汉唐风韵、民国遗风后在这个世纪大放异彩。西安高校林立,名校众多,这里的学习,是高手的较量,快乐却不失竞争力。西安“211工程”大学有8所,全国排名第四(北京24所,江苏11所,上海9所,西安8所(其中一所军校),湖北七所)。



西北教师的摇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全国六个免费师范生教育院校之一,这就是陕西师范大学,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作为师范类院校,师范专业自然无话可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超过北大、复旦、武大等名校位列全国三甲。同时非师范类专业也有着很强的实力,如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师大就建有汉语言文学类的基地班与历史创新实验班,旨在于培养专业人才。
陕师大还称成为西安“最小资,最浪漫”的大学。师范类院校每月会给师范类学生600元的补助,有了这些补助,吃饭的问题迎刃而解,生活自然小资起来。陕师大的食堂被誉为“西安最美味高校食堂”之称,人们甚至开玩笑说在陕师大门口开餐馆就是奔着破产去的。蛋糕店的红豆奶油、学子二层的过桥米线、园丁的面和饺子、溢香楼一层的杂粮煎饼……总有一样能满足你的味蕾。陕师大的浪漫,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的图书馆。
步入陕师大,四周古木参天,再往前走,一座青砖方瓦、爬满藤蔓的建筑将会填满你的视线,古朴庄重的建筑带着一种隐隐的威严感冲击着你的视野,那就是陕师大图书馆,一位走过了60多年风雨的老者。陕师大的图书馆设计也很有特色,内部小曲回廊,让你在山重水复以为走到尽头的时候又会柳暗花明,发现一个新的天地。自然而然地,她也成了相遇的绝佳场所,浪漫就在相遇中缓缓流动。


西北第一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由原西安医科大学、原陕西财经学院与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的西交大,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交大是一所综合类大学,但以理工见长。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三大专业是行业第一,毕业生都深受500强企业的青睐。而其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是迈入全国前十,每年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
西交大优秀,不仅在于学校本身,也在于西交大的学子。逛过交大BBS“思源星空”的同学都感叹论坛太过冷清,而版主就会笑着调侃,因为交大学子都学习去了啊。为占一座在图书馆门口排队都不新鲜了,网上盛传一张图片,片中众多交大学子在校边肯德基24小时营业厅里彻夜复习。学校为学生配备了高端个性化图书馆——用iPad装配的图书馆,让大家随时享受高科技带来的阅读快感;就是一位普通的门卫会为每一个同学检查自行车,为每一个没气的自行车打足气。交大兴庆校区与长庆公园连成一片绿海,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为学生留下一片致学的象牙塔,走在其中,你终会明白,西交大无微不至的关怀。


交通业的泰斗——长安大学坐落于古城西安的长安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由教育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与陕西省四方共建,在全国影响力不断扩大。说到长安大学,不得不说说她的历史。2000年,号称“一·五·七”的三所部属高校,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是公路交通领域实力最强高校,号称亚洲唯一,公路交通行业“黄埔军校”;而原西安工程学院是全国五大地质学院之一,全球五大地质构造学说理论诞生于此;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则是建设部直属七大建工学院之一,是西北地区建工人才的摇篮。合并后的长安大学,公路、交通、汽车、工程机械、土木、地质测量等相关专业都是强势专业。
60年风雨峥嵘路让长安大学历久弥新。古城之南、渭水之滨,留下了每一位长大学子的梦想与努力。长大的学子是中国的铺路人,杭州湾大桥、秦岭终南山隧道、青藏公路无不沁有长大人的心血,他们让天堑变通途,让出行变乐趣。而求学长大,创新成了基调。“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陕西科技项目1300余项,其中陕西省“13115”重大创新科技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20余项,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长大学子也不甘落后,每年都有300余项专利出自长大学子之手。


国防七子之一——西北工业大学“国防七子”是人们送给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的别称,中国西部仅此一所,从此处也能看出西工大的实力。西工大是“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西工大“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实力强劲,为全国“三航”项目提供了大量人才。“歼-10”战机总设计师杨伟、总工程师薛炽寿、试飞总师周自全都毕业于此。同时,西工大的材料、力学、机械制造等专业排名全国前五,材料专业还下设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旨在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方位人才,让毕业生成为军工企业的宠儿。
西工大拥有可以媲美浙江大学[微博]紫金港校区的长安校区,依山傍水,环境美不胜收,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园林型”校园。走在小路上,自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让学习多了一份别样的快乐。西工大不仅美在校园,更美在实力,我国第一架无人机,第一艘宇宙飞船,第一艘水下智能航行器等无不浸透着西工大人的心血与汗水。西工大还拥有亚洲唯一的试飞员学院,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究基地。可以说,西工大与中国航天事业结下了时代情缘。西安聚集了中国航天1/3以上的力量,而其中的主力就是西工大。西工大的实力,渗透在国防科技的各个地方,为国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安大学之母——西北大学把这个名字送给西北大学绝不为过,从陕西大学堂到国立西北大学,历史上的国立西北大学是全国一流的大学,可以媲美以京师大学堂为前身的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虽上承一脉,但向下却是“枝繁叶茂”,国立西北大学中的许多院系分出经过几次大的专业调整成为今天西工大、西外、陕西财经(并入交大)、西北农林等大学的源头。现在的西大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因其灿烂的历史被人们誉为“最值得尊敬的大学”之一。
一位西大的毕业生说:“西北大学为他的人生留下了两个鲜明的意象,一个是太白校区北校门外绵延而过的古城墙,一个是逸夫图书馆前繁花盛开的玉兰道。”西大美,甚至连校区的名字都很美——太白、长安、桃园,宛如天宫放在西安的几颗明珠,古朴而自然。历史给了西大浓厚的知识积淀,她的图书馆藏书规模和质量号称西北首席,并藏有大量珍本、善本,为爱书的同学留一方墨香天地。同时西大被外界称为“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的摇篮”。经济学大师遍布全国,甚至于中国四大顶尖经济学研究机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张维迎,清华大学——魏杰,国研中心——刘世锦,中国社科院——邹东涛均为西大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被称为经济学著名的“西大现象”。而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北京大学并称双璧,依托于古都西安,更是如鱼得水,考古科研能力居全国前列。同时,西大的中文也是西北大学优势学科之一,这个培养出迟子建、贾平凹、雷抒何西来等近代文学大家的专业,依旧以饱满的热情为全国培养着中文英才。


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时代呼声中,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现称杨凌),
于1934年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七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建校79年来,学校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事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业绩。合并组建10多年来,学校不断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有15个学科参评,6个学科排在前5位,12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农业工程、植物保护、林学3个学科均排在第3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14QS农林专业综合排名中,排在世界前200名。


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最高学府之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教育部,工信部共建,是1959年中央确定的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56所获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之一,我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校之一(哈军工、西军电并称),
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中国雷达、信息论、密码学、电子对抗、微波天线等学科的发源地,为民族电子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电子信息特色鲜明、优势显著。学校坐落于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历经中央军委工程学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历史时期。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北京邮电大学并称为“两电一邮”,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最高学府之一。


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现代化规模的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市,占地面积3039余亩,[1]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现代化规模的医科大学。学校1959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1997年经国家机关批准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学校机关设四部和研究生院,下设基础部、航空航天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预防医学系、药学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护理士官系、研究生管理大队。校本部下辖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是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院)是全军唯一的、全国知名的口腔专科医院。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建类院校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是公认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建类院校之一的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原冶金部)部属重点大学。在1956年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1959年和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简称西冶。是1978年国务院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94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9月开始办研究生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院校之一。


北京外迁至陕西的高校——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建校于1949年5月1日,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1月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2012年,西安理工大学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的24所高校之一,15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文革开始后不久,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十三所重点高校外迁。1969年,根据林彪“第一号通令”,北京机械学院等13所“京校外迁”高校被迫迁出北京。北京机械学院迁至陕西。)。
在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西安理工大学跻身自然科学、工学、管理学前100名;其中自然科学位列96,等级为B;工学位列63,等级为B;管理学位列92,等级为B。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年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六。学校的水利工程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全国第4名,给水排水专业全国第13名,水利水电学院在全国同等学院中排名第四。


全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十三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2012年,陕西科技大学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


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高校——西安石油大学
学校肇始于1951年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为适应石油工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石油学院宣告成立。1969年,学院因“文革”而改厂。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重建。2000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为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0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学协议。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2012年,学校全部普通本科专业在陕西省进入一批本科批次招生。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政府共建高校——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创建于1950年,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培训班及其随后的西北邮电学校,195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本科教育并定名为西安邮电学院,成为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现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 年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鲜明特色,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


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0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教育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特色,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院校——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以工为主,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2年经陕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学校曾先后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学校长期隶属于兵器工业部门,是国家部署在西北地区惟一的兵器工业高等学校,肩负为国防工业培养高级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持的使命。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大学工学院(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组建而成)矿冶工程系。矿冶工程系由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895年的采矿冶金科)和私立焦作工学院(中国矿大)矿冶系(成立于1909年的采矿冶金科)成合并组建而成,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当时就曾提出过采矿系从西北工学院分出,单独成立以采矿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设想。1954年陕西省委根据陕西地区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曾多次考虑在西安创办一所为煤炭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校。但是,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均未实现。
1957年7月,国家高教部决定,将西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调整到当时已由上海迁来西安的交通大学。采矿系调至交通大学后,原归属采矿系的地质教研组分出,与西安动力学院及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职工组合并组建了交通大学地质系。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是由1978年成立的西北纺织工学院发展而成,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是纺织工业部直属三大高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西北纺织工学院)之一。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普通高等学校。


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法学类大学——西北政法大学200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西北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2007年,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时,被确定为陕西省省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0年5月, 西北政法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中国法学教育的核心院校合作联盟,即“立格联盟”。
2011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30家院校之一,取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卓越法律人才”八十所高校培养基地之一,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全国仅五所“立格联盟”成员高校同时拥有这三个基地。


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共建高校西安财经学院坐落在古都西安南郊,现有长安、雁塔、翠华东、翠华西4个校区,占地面积110.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91万平方米。
学校有62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协议,共建西安财经学院。

本期就到这啦~欢迎关注陕西高校互动圈,下期更精彩。

陕西高校互动圈整理,图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与小圈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6 06:43 , Processed in 0.2457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