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焦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之八】江西、黑龙江、福建:第三组局长发言开始(上)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06

帖子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3: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于2016年1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针对中医药发展问题,全体参会人员分成了5组进行了深入讨论。具体讨论内容,院长在线将陆续择要发布。本文为第三组讨论内容(上)。(相关内容均经本人审阅。)
第三组发言名单(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也出席了会议)

召集人:
张重刚: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管理局局长
苏荣彪: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发言人(按发言顺序排列)
阮诗玮: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会长、省卫生和计生委副主任(兼)
程关华: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学军: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邵湘宁: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章国平: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苏荣彪: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钱新春:福建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
刘品: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综合处处长
刘希伟: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张重刚: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管理局局长
蒋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

本文依次发布程关华、王学军、钱新春三人的发言内容。

程关华: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要同步发展,不可偏颇

程关华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2016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开得非常及时,王国强副主任的报告对十三五的中医药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回去以后一定要传达好这次会议的精神,也会把“十三五”的规划做好,把国家的规划落到实处,争取江西有一个快速的发展。

在这里我想讲几个想法。

第一,要明确一个国家战略。总书记讲“天时地利人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中国”的战略,为我们指出了发展方向。在我们国家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消费要上去,消费的重要内容就是健康的消费,而中医药恰恰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健康中国”,不仅仅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去年国家局领导也一直在呼吁,这个是非常好的。

第二,一定要两个板块同步发展,一个是事业,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抓的公益事业,也是比较成熟的板块;第二个是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两个方面不可偏颇,尤其是现在面临经济转型的时候。仅仅强调事业,要政府投入,可能比较困难。但如果用事业带动产业,产业服务事业,就会进入良性发展。

第三,就是要注重三个层次协调推进。总书记提出来的,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实际上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也是我们工作非常清晰的布局和要求。这三大方面做好了,中医药管理工作基本就做好了。要做到这三好,我想到要构建四大支柱,必须清晰地在我们工作中体现出来。

一是大事业。要发展中医药的大事业。“大健康时代”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新契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以及疾病谱等方面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人们对健康前所未有地重视,中医药事业在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二是大产业。“大健康时代”已逐步来临,健康产业的比重在快速增长,而中医药产业是健康产业的重头戏。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明确的中医药产业牵头协调部门。因此,中医药产业不能再像过去由其他部门牵头,我觉得不合适。既然是中医药管理局,就是中医中药一起来管理,事业、产业一起来带动,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的发展,这个舞台非常大。

三是大文化。中国能走出去的文化,受到传统保护的文化,目前比较成熟的,最受欢迎的就是中医药。总书记说中医药是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个钥匙就是关键。没有这个钥匙启动,说不定中国的文化很难走出去。

四是大创新。创新是灵魂,创新可以引领我们的发展,这是必须具有的一个核心支柱。国家做顶层设计的时候,我建议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国家顶层设计好了,地方贯彻落实就好做了。这一次“十三五”规划就是顶层设计,我相信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跨越。

想法有了,还必须要有好的做法,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有六个结合。

第一,事业和产业要结合起来。光做事业就单薄了,尤其是现在,供给侧结构性的改变,中医药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样本。这一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你做些努力,做些尝试,做出一些新奇的东西,社会各界都会认可,都感兴趣。我省只有2000万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但是后面已经凝聚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要跟着我们去共赢发展。

第二,中医和西医要结合起来。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我们不要把中和西对立起来,中医和西医都是为健康服务的。

第三,发展和管理要结合起来。特别是这一次中医药立法,我感觉管理的色彩比较重,发展的比较淡,实际上中医药现在不需要过于强调“管”,我们已经管了很多年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发展、保护、振兴。当然管理也很重要,但要拓展视野。

第四,整体和局部要结合起来。全国的和各个省、地市、县发展要结合在一起。国内的和国外的市场要结合起来,这样就有一个整体的布局。然后我们在局部在实践探索,把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划通过实践去实现。

第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现在中医观点是用白话在表述,但是白话表述以后我觉得仍然很难懂,你要老百性相信中医,认识中医,相信中医,使用中医,用好中医,就必须做好科普宣传,理论上也要创新,技术上要创新,科普上也要创新。

第六,实干和宣传要结合起来。我们已经干得很好了,我们用了不到20%的资源,做了超过20%的贡献。中医人要敢于自我肯定,在积极推广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同时,更要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形成“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享中医”的浓厚氛围。

王学军:建议把中药发展列入“十三五”重大科技项目

黑龙江省卫生和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学军

今天王部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听了以后确实很受启发,对于我们今后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国家局要求我们开展的工作,我们正在积极推进。

第一,“十二五”规划总结评估报告。这个我们基本完成了。2010年的时候,黑龙江全省80多个机构,总的收入不到23个亿,到2015年,已经发展到了52个亿。其他方面的进步也非常明显,可以说,黑龙江中医药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第二,科技创新,我们“十二五”期间,省中医药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中国医药界最高荣誉”的 “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项目134项,其中省政府一等奖13项。

第三,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省政府正在出台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一共13个厅局共同参与制定,目前完成了会签,已定稿,估计在1月份就能出台。《实施意见》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部门分工进行了详细的规划,重点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中医药养老、康复、旅游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中药材种植、健康产品研发等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的社会化服务开展。   

第四,正在制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副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重要指示的实施意见。我们在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在共享发展中干点什么,我们正在研究。

第五,我们也正在编制黑龙江省中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但是由于管理、分工等方面的原因,难度很大。

另外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在“十三五”发展期间设立一个科研专项。现在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项目都变了,“863”、“973”都没了,国家启动了“十三五”科技重大项目,现在发展中药可能会列到里面去,这个我认为非常关键。

第二.重大疾病防治,建议国家局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关注力度和支持力度。这些年来,我们在提高中医药防治能力方面做得非常好,基础工作准备得非常充分。如果把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列入到国家层面,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学术的进步都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中医、中药合起来管理。现在对于中药的管理非常不理想,是多重管理, 农业、林业、科技、工信、食药监等部门各管一块儿,有限的资金、项目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事业发展。药这块我们还是建议国家局再加强一点。

钱新春: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需要用中医慢调理,而不是西医动刀子、下猛药

钱新春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

我觉得王部长的报告很全面,系统回顾了2015年的工作,同时也对中药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做了高度概括。对2016年的工作以及“十三五”的工作也指明了方向。

我重点讲讲体会。

第一,是关于中医药的供给侧改革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者实际上也用我们中医诊病来形容当前大改革面临的供给侧问题,也就是说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需要用中医慢调理,而不是西医动刀子、下猛药的意思。

供给侧改革主要是简政放权,给企业禁锢松绑,释放需求端。仅仅靠以前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理论体系和改革路子的话,已经很难再适应当前的国情。

我们中医药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中医药的产业本身牵扯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5年第三季度,GDP已经下滑低于7%,到了6.9%。但是第三产业出现了稳健的增势,第三产业超过了51%,这是第三季度的趋势。中医药产业牵扯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医药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应该要配合当今改革,不让经济下滑持续。我想中医药供给侧改革要从三方面来分析:

1、完善健康服务业的创新体系。比如说国内中医药创新体制,包括李斌主任说的应用技术的创新,以及中成药的二次开发,还有中药标准制定问题,日本、韩国,包括新马泰,他们通过健康旅游服务业,已经为他们赚来了大笔外汇,我们如果在这一块落后于他们,是非常不应该的。有一些人到国外旅游,去买国外的中成药回来送给国内的朋友。如同买日本的马桶盖,不买中国的马桶盖,这个感觉是一样的。中成药也是这样的,我们自己开发的产品自己使用,确保中高端的产品能够在国内生产使用,自己购买,这样供给侧改革就成功了一半。

2、要回应中医健康养生服务发展的政策资金,要更多地鼓励医疗市场的主体,比如说社会资本进入供给侧,社会资本帮中医带来的红利。我们讲的三大资本:一个就是国家投入;二是民营资本,民间资本这一块。民间借贷这一块,大家因为怕会受到资金链会断了,所以很多人把钱藏到家里,或者放到银行再也不敢投资了;三是外资来的少了。所以紧紧依靠国投这驾马车肯定是不够的。这样子的话,我们要更多地鼓励医疗市场的主体,社会资本进入供给侧,让社会资本从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中带来红利,尤其要体现在中医的健康养生、康复、旅游。

比如福建中医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我们就考虑到,在武夷山进行生态养生旅游。在中药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就是我国中药资源的品种有12000多种,福建的中药品种占了2468种,占了全国的19%,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二是我们在中药种植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开展中药健康养生游。三是福建也是温泉比较发达的地方,我们也有慢性病的温泉养生旅游。四是福建海岸线非常多,像厦门,平潭作为国家实验区,主要还是海洋药物,我们福建的海洋药物在全国占的比重是属于首位的。所以这里主要进行海洋药物,中医养生,这是第二个方面。

3、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在改善各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让各个要素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生产要素只要牵扯到资本、人才、技术这三个方面。主要促进这些要素,就是资本、人才、技术等向我们的朝阳产业转移,比如说治未病,医养结合,下午李斌主任也专门讲到治未病这,这是属于我们中医药的朝阳产业,包括医养结合。所以我们在很多县级医院的建设当中,一些医院的建设当中,不仅仅要把中医院扩大建设,同时附近还要有一块地,就是养老院,将来注意医养结合。这就是讲到中药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只有这样子的话,让我们中国将来的健康服务业的比重,能够达到像美国那样子18.9%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能够达到70%、80%以上就不得了,这样子我们国家的改革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功。这是供给侧的体会,

第二就是说,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体会。

创新本身就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屠呦呦的诺贝尔奖就体现了这一点。创新药物的研发、创新应用技术,还有创新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就是体现在创新这个领域。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个包含了卫生系统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协调,同时有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协调,就是中西医并重同步发展,第二个就讲协调的匹配。

绿色是作为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体系。比如说我们的针灸、推拿、刮痧等非药物疗法和技术的推广就是一种绿色的体系。

开放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皇帝内经、本草纲目,也已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有名气、有市场,马上就会有竞争。所以中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的大环境当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果逆水行舟的话,不进则退,这是开放的体会。

共享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要让全世界,还有全中国各族人民共享中医药的发展带来的成果。共享在纪实情怀、大意精诚的美好氛围当中成长的一种健康的生活。■

延伸阅读【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聚焦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之二】八省局长发言,大家一起来听听(上)
【聚焦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之三】八省局长发言,大家一起来听听(下)
【聚焦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之四】张伯礼: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中医特色问题
【聚焦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之五】请听第二组局长发言:浙江、天津、吉林、西藏
【聚焦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之六】请听第二组局长发言:甘肃、山东、新疆、厦门

微信号:present-wired
关注院长在线,了解更多!
*院长在线内容欢迎分享
转载必须附上“院长在线”二维码
并联系微信:18602018762,获得授权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让中医药健康中国,福报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6 23:34 , Processed in 0.2566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