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岛四大文化街区之小鱼山!文人都爱扎堆儿? [复制链接]

242

主题

242

帖子

9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08:3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在行走前:
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王统照、萧军、萧红、舒群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一定声誉的文化名人都在青岛留下了他们的故居,这些名人故居见证了青岛人文发展中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

现在就跟着小编的脚步,走入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去感受承载着青岛历史文化情怀的名人故居,回忆近现代中国的峥嵘岁月。


1老舍故居黄县路12号

青岛老舍故居面南背北,楼下为老舍全家居所。老舍于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这是他在青岛的三处借寓住所之一,也是仅保存下来的寓所,另两处在莱芜路和金口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老舍故居每周一是闭馆的,于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开馆,除春节外,其他节假日正常开放。

在这张书桌上,老舍先生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老舍故居的留言簿上写满了各地到访游客的留言,“生活居住在青岛已二十余年,就读于海大时却未曾到过此处,惭愧和遗憾!而今,携子和吾父前来参观,阅读了《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为祥子的悲惨人生而动容……更了解老舍先生的人生,钦佩和学习。”留言簿上,一位青岛市民这样写道。



院子里祥子拉车的雕像。

进院的左手边便是“祥子书店”,为游人提供纪念品和老舍先生的著作等。

老舍故居旁有两家极具特色的咖啡馆,长颈鹿咖啡和时光倒流咖啡,参观完故居不妨到此歇歇脚,喝杯下午茶。

小编悄悄告诉你,在时光倒流咖啡馆里,还有一只慵懒的美猫,可以去看看哟~

午后的黄县路十分幽静,顺着这条路直走,便可到达国立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首任校长杨振声的故居。


2杨振声故居黄县路7号


杨振声故居。院墙墙头上的小花开得正好。

这是一座两层砖混结构的小楼,是上世纪初由日本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小楼前面还有一座不大的院落。

1930年,杨振声接受邀请来青担任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他民主办学,广罗人才,先后聘请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来此任教,迎来了国立青岛大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从黄县路走出便是大学路,数十家咖啡馆临街而立,随意走入一家都会让你有惊喜。

青岛美术馆、青岛市人民会堂、青岛市文物局也坐落于大学路,在这些地方经常会举行优秀的展览,如果你走到这里,记得参观哟~


3康有为故居福山支路5号

这里作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康有为的生活和艺术情感,是点亮百年青岛的一盏人文之灯。

原为德国总督初来青岛市的宅第,是青岛最早的德式建筑之一。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时购得此宅。因为清末代皇帝溥仪曾赠康有为堂名“天游堂”,故康有为将此宅取名为“天游园”。现故居内起居室、会客室、书房等室内家具,均为当时亲王所赠。

故居陈列馆内《康有为生平图片展》和《康有为藏品珍品展》二个展览。藏品珍品展出了康有为书法原作、使用过的器物以及先生流亡海内外时收藏的艺术珍品。



康有为对他的青岛别墅情有独钟,并写下《甲子六月领得德国旧提督楼》一诗:
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为荠;
庄严旧日节楼在,以落吾家可隐栖。

康有为故居门口的蜿蜒小道,顺着这条路往上走便是福山路,福山路1号和3号分别是戏剧家洪深与作家沈从文的故居。


4沈从文故居福山路3号

福山路3号。1931年至1933年沈从文在徐志摩的推荐下,来到国立青岛大学校长任教,教中国小说史与高级作文课程。沈从文在此先后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名著名,《边城》也是在这期间酝酿而成的。

一九八三年八月三十日,沈从文在给他的研究者刘洪涛先生写信时,说:“在青岛前后虽只二年半,对于我一生工作影响极大。在青岛时正年青力壮,创作欲旺盛,更重要是文字在时趋成熟中。每面对景色奇美的大海,一部《法苑珠林》也开扩我的想象力,可说是一生工作最为有效果的一段日子。正若从青岛温和阳光吸取了用之不尽的力量和感情,都反映在多个篇章中……因此返到北平不久,就写《边城》,十分顺手。”


5洪深故居福山路1号

洪深是中国早期电影的开拓者。导演,剧作家,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34年洪深来青岛接替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时在此居住。洪深在此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

洪深这样描写青岛“北地的十月梢,树上的叶子,应当都是黄落了,然而青岛还没有落;青岛的树上依然是青的。有人说,青岛的好处,就好在青上,如果没有这些树,青岛便和别的城市一样,不见得有什么出色了。这句话也许是真的。”

福山路1号洪深故居门前,青岛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景观指示碑,标注了福山路、鱼山路附近的名人故居。


6朱树屏故居金口二路13号

朱树屏号叔平,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水产科技人才。

先生的故居远看只是一幢普通的德式小楼,走到近处,透过低矮的围墙往里面看已是满目沧桑。


7梁实秋故居鱼山路33号

如果不是巷口有青岛市文物局立的铭牌,很难想到这座朴素的建筑就是梁实秋先生的故居。院内还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

30年代初,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先生曾书写文章《忆青岛》,抒发自己在青岛生活的心境,现在读起来还是很美,一种让人陶醉的纯粹之美。


8童第周故居鱼山路36号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著名胚胎学家,因在克隆技术上的贡献而闻名。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


9束星北故居鱼山路36号

束星北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作为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先行者,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对相对论和统一场论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同时,在电磁学、热力学,以及气象学、海洋学、航天、航空等研究方面均有卓越的建树。


10陆侃如冯沅君故居鱼山路36号

陆侃如(1903—1978),学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曾任上海中国公学、复旦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等职。

冯沅君(1900—1974),笔名淦女士、沅君等,文学史家、女作家,时有黄(庐隐)、凌(叔华)、冯(沅君)、谢(冰心)四大才女之称,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妹,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妇联副主席。

陆、冯二人于1929年结婚,从此他们比翼双飞,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堪称文坛佳话。其代表作品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

冯沅君曾说过她很向往“一间房,两本书”的生活,这个愿望在这里实现了。在此居住期间,陆侃如编写了《中国文学理论简史》,冯沅君完成了《古剧说汇》。

鱼山路36号有四位名人在此居住过,但掌上青岛记者到访时发现了一个现象,除院门口悬挂的牌子外,院内却没有指示牌标注,五六栋居民楼让人分不清哪座建筑是名人住过的地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尽快添加明确的标示物,让到访游客不留遗憾。


11赫崇本故居鱼山路9号甲

赫崇本故居暗红的大门紧闭,围墙高于头顶,只能通过大门上的小洞看到一点大门后面的情景。


12闻一多故居鱼山路5号

闻一多故居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东北角,该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南欧建筑风格,砖石结构,地上两层,有地下室和阁楼,屋顶呈四面坡状。先生的书房里书盈四壁,使先生得以埋首古籍之中,专注学术。

在青岛期间,闻一多先生全面进行对整个唐诗的研究工作,完成《说杜丛抄》,还著有《全唐诗人小传》、《唐文学年志》。已许多年不写诗的闻一多,在青岛期间写了一首新诗《奇迹》,被称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6 04:31 , Processed in 1.6958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