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苦口良药”助你研途少走弯路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127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6: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领先考研”快速关注请复制微信号:sy-lxky(长按可复制)搜索关注本账号

      已经开始备考,或是准备考研的你一定对考研有很多疑惑,作为第一次考研,提前了解一些注意事项能够助你少走很多弯路。

▶考研常识
  1、考研模式选择
  (1)三本(本地、本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
  (2)三外(外地、外校、外专业)最难成功;
  (3)一本二外(本专业、外地、外校)最为理想;
  (4)二本一外(本地、本专业、外校)最能成功;
  (5)二本一外(本地、本校、外专业)最好成功。
  特别说明:1、2两种模式较为极端,一般不可取;3、4、5三种模式是较为理想的考研模式,也是可取的。
  2、院校及专业选择
  (1)该院校是985还是211;
  (2)该专业在学过排名第几位;
  (3)近三年该专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率;
  (4)近三年该校本专业指定参考书变化情况;
  (5)近三年该校本专业专业课真题有售与否;
  (6)近三年该校本专业开办考前辅导班与否;
  (7)近三年该校本专业硕士生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
  (8)自己能否在这个专业找到一位相当的硬关系。
   3、考研科目
  共四门:2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分为12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4、考研分数(总分500分)
  政治:100分;
  英语:100分;
  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
  专业课:150分。
  5、试卷结构
  政治:(马原22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法律基础18分,中国、美国等世界当代与时政16分);
  英语:(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数学:理工类(数一、数二)经济类(数三)。
  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不考;
  数三: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6、报名及考试时间
  (1)网上咨询:9月12日—9月14日,公网网址:yz.chsi.com.cn。
  (2)预报名:9月17—9月23日(应届本科生)。
  (3)正式报名: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
  (4)现场确认:11月10日—11月14日考生到指定地点交费并照相。
   7、研究生考试时间:2015.12.27-12.28。
  第一天上午政治(8:30—11:30),下午英语(2:00—5:00);
  第二天上午基础课(8:30—11:30),下午专业课(2:00—5:00)。
    8、考试成绩公布时间:每年2-3月份
  (1)复试一般在3-4月;
  (2)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是30%-50%;
  (3)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4)笔试分为英语的听力笔试和专业笔试;
  (5)面试分为英语口语和专业课面试。
▶考研网站
    1、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考研论坛。看域名就知道,轻松的氛围和大牛学姐学长云集。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必备网站,研究生报名,信息权威。
▶考研准备
  1、四种不同考研类型的复习时间安排
  最佳开始时间最好不晚于:
  本专业本校报考较小,大三下学期大四前暑假;
  本专业跨校报考一般,大三上学期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本校报考较大,大三上学期大三下学期;
  跨专业跨校报考很大,大二下学期大三寒假前。
   2、总体复习时间在各科间的分配
  复习一旦开始,就牵扯到一个复习时间在各科目间如何分配的问题。我们认为,要遵循突出重点、弱项倾斜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忌“平均主义”比如英语是强项,数学是弱项,那么数学的时间就要多安排一些;再比如跨专业报考,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就要安排大量的时间。
  下面有两种时间分配方案,适用于各门功课基础都比较平均的的同学。
  本专业考研:政治20%,英语30%,数学30%,专业课20%;
  跨专业考研:政治20%,英语25%,数学25%,专业课30%。
  而在“跨校考研”当中,“跨考名校”是许多考生最理想的选择。有官方数字公布,“某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28.2万人,考生集中的热点高校、热点专业和热点地区与往年相比,基本变化不大;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招生单位仍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其中,北京大学报名人数最多,约为2万人。”由此可见,跨校考研,尤其是跨考名校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一场充满了智慧的力决。
  3、跨校考研调查
  从7月到10月分布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记者围绕“跨校考研”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从“985”院校、非“985”的“211”院校、其他本科院校三类院校中选取了24所展开调查,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中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安庆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记者们深入各院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班级,调查研究生的生源状况,了解本科生的考研意向。本次调查试图通过若干个散点的透视,管窥目前“跨校考研”的全豹,以期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份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4、部分高校研究生班级生源状况
  (1)在“985”院校就读的研究生班级中,约74.2%的考生来自非“985”院校的其他院校。
  (2)在“211”重点院校的研究生院就读的普通院校毕业生比率达30%以上。
  本次调查共采集了479个研究生样本,其中在“985”院校在读的研究生有194人,在非“985”工程的“211”重点院校就读的有188人,其他院校就读的有97人;通过对这些研究生所在班级的调查,我们整理出如下信息。
  (1)地方重点大学有考研意向的人数比例为33.1%,地方普通院校为40.9%。
  (2)在接受调查的省级重点院校考研学生中,98%选择了报考“211”重点高校。
  (3)在接受调查的地方普通院校考研学生中,75%左右倾向于报考“211”重点院校。
  接受调查的还有574名来自中西部的省市级地方院校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其中,就读于地方重点大学的332人中有31、3%(即104人)已明确考研意向,就读于地方普通院校的242人中有40.9%(即99人)已明确考研意向。
    5、意向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1)读研的主力军——普通院校本科生
  调查的479个样本中,有47.2%本科毕业于非“985”的“211”院校,31.5%来自“211”以外的其他本科院校,两者相加接近80%。由此可见,目前在我国各类研究生院中,名牌院校的毕业生所占的份额不太大,非“985”的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才是读研学生的主要来源。据了解,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曾为了跨入更好的高校而努力。
  (2)考研是高校生源的第二次洗牌
  据悉,清华大学本校学生读研率近年来一直在30%以下,该校70%以上的研究生来自社会和其他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清华大学研招办主任郭老师认为,这是为了保证“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在采访中,很多院校研招办的老师们对“跨校考研”都非常支持,“生源多元化”已成为众多高校研究生院的一致追求。与此同时,广大考生高涨的跨校考研热情,正将考研变为高校生源的第二次大洗牌。
   (3)跨校考研无须担心“外校歧视”
  很多考生一直都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很多名校更喜欢录取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来自二三类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跨考名校时会受到歧视。有些考生甚至因此而惴惴不安,缺乏自信。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名校导师都倾向于招收有研究能力的学生,而本校的学生不一定完全符合他们的选拔标准。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高老师认为:“在中科院的研究生当中,全国各类高校的毕业生都有,正是他们形成了中科院‘五彩斑斓’的学术景象,促进学术交流,避免了学术的近亲繁殖。”外交学院研究生部韩老师举例说:“外交学院每年招收200名左右的研究生,其中有80%是跨校生。优秀的跨校生带来了他们母校的学术特长,和导师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好关系。”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赵航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主任陈鹤老师也表示,能力才是考查学生的唯一标准,英雄不问出处,学校不会歧视其他院校的考生,也反对其他院校有这样的做法。
  此外,报考本校的学生在考专业课时是否更容易考取高分呢?笔者的经历也可以反驳这一观点:笔者本科所在院校的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排名前列,但在17位报考本校本专业的同学中,只有3人上线,其中还有1人在复试中被刷下。
    6、考研热度存在地区性差异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知,西南、华南地区院校的学生的考研热度没有华中、华东地区院校的学生高。以西南财经大学一届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该班58人,仅有18人打算报考研究生,其中保送生3人;贵州大学某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有78人,也只有11人选择读研,其中保送生高达9人,也就是全班只有2位同学选择了考研。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在安庆师范学院的某班,目前2/3以上的学生都有考研计划;而山东的很多高校如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更是国内闻名的考研重镇,这些高校将考研看作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之一,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备考环境和各种支持。据了解,这种考研热度的不平衡状况,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压力差别和文化差异等因素有关。

▶考研路上16大拦路虎
  1、又大又厚的数学复习全书
   解决办法:最好9月份之前要把它啃掉,最晚千万别超过10月份,不然后面很被动很被动,切记切记。
    2、背了又忘的英语单词
   解决办法:最好是每天抽出一点零碎时间背单词,本人推荐睡前记单词,然后早晨起来之后马上复习一遍,很灵。
  3、经常完不成制订的计划
  解决办法:先具体看是些什么情况,是计划订多了还是自己的闲事散事太多了——终极办法:校外租房关掉手机大隐隐于市。
  4、找不去自习的借口
  解决办法:在心里狠狠的骂自己一顿——怎么这么多借口啊!还想不想考研了?多上一次自习,到时候又可以多考几分,成功又多了一份把握啊!
    5、早晨7点钟还起不来
    解决办法:把闹钟放到桌子上,远离自己手臂所能控制的范围。
   6、专门挂考研学生的老师
  解决办法:先跟老师打个招呼说你要考研。
   7、静不下心来,缺乏效率
  解决办法:这个主要还是一个要钻进去的问题,“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必须的。
  8、盲目跟风缺乏主见
  解决办法:制订一个好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再不行的话,放弃研伴,找一个没人的教室一个人自习。
  9、对困难估计不足
  解决办法:有句话说:考研的人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虽然我不那么认为,甚至还有点怀念那段很单纯的生活,但是这句话至少说明了作为一个考研的人,压力是很大的,困难是很多的,生活是很单调的,总的来说是很吃力的。
    10、不舍得放弃
   解决办法:想一下你为什么要考研,考研需要哪些东西?其实考研只需要2样东西:1、认认真真的复习2、大学毕业证(据说学位证都可以没有)。怎么样?很简单吧。
   11、不注重劳逸结合
   解决办法:硬性规定每周的休息时间(以半天为宜,这半天你想干啥就干啥,千万别去复习,千万别想复习)。
  12、心情无法迎接每一次自习
  解决办法:要学会自我安慰。我又一次战胜了自己,来自习了!多上一次自习,到时候又可以多考几分,成功又多了一份把握啊!
  13、不合理的预判,做无用功
 解决办法:有些题目虽然出现在了参考书上,但是是根本不会考的,比如说很简单的知识点却出了很难的例题、去年刚刚考过的偏僻考点。记得08年数一考过一道傅里叶级数的大题,而此前15年只出过一次选择、一次填空,于是我就断定:09年绝对不考傅里叶级数,而大题肯定会考每年的热门——幂级数的展开或者幂级数的求和,因为已经3年没考过了而以前几乎年年考,基本上是今年求和明年就展开。于是我傅里叶级数那节根本就没看,重点看的幂级数的展开或者幂级数的求和。结果我就不多说了,有09真题为证。这就是合理的预判之威力所在。
   14、忽视真题狂做模拟题
  真题永远是最值得我们下苦功研究的,不管是数学真题、英语真题、政治真题还是专业课真题,因为模拟题的命题思路永远跟真题是有很大差别的,你做了就知道。
   15、还算不错的工作诱惑
  要是工作实在不错,就签了吧。毕竟现在研究生这么多了,而且国家还在扩招。要是工作比较一般,还是考研吧。
▶考研必备的素质
  1、体力。大多数最后成功的考研者都有过披星戴月上辅导班,挑灯夜战作模拟题的体验。要是没有强健的体魄,最好不y要轻易尝试考研,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2、毅力。考验是打一场持久战,备考时间至少也需要半年。也就是说,至少半年时间里你要远离几乎一切娱乐,抵制所有舒适生活的诱惑。这对于一个人的毅力来说绝对是一次严酷的考验。
  3、定力。对于应届考生来说,当一场接一场的校园招聘会举行的时候,当周围的同学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心里最容易荡起涟漪。这时候,定力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靠它来平息浮躁的心情,决胜的关键也就在此一刻。
  4、魄力。僧多粥少的现实注定了许多人到最后难免伤心。你能保证在付出了那么多以后不会后悔吗?背水一战的魄力你有吗?
  5、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上面的4种力量恐怕难以维持。必须有一个能够说服你自己的考研动机,才会有排除万难的勇气。
沈阳领先考研微信号: sy-lxky
您的关注与分享,是我们不竭的动力
沈阳领先考研官网:sy.lingxiankaoyan.com
咨询电话:024-22510605、22510705
钻石VIP咨询热线:18640210345
钻石VIP咨询QQ:624193445
公共课咨询QQ:109529006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6 16:54 , Processed in 0.2412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站拽网

返回顶部